“过去几年,我们培养的冬眠医生分两种,一种是本身就是有经验的医生,转来重新攻读冬眠医生,这种属于中流砥柱,可以快速顶上去。”
“第二种就是纯粹高中生高考进了冬眠专业,我们的做法是安排大量的医院实习,让他们先在医院待几年,把某个领域学通了再转去冬眠中心。”
“但以百万为单位培养冬眠医生之后,前者的比例会急剧下降,从零开始的年轻大学生会占到绝大多数,而全国医院又没有太多位置让这些年轻大学生跟着学习,那么行医经验从哪里来?”
“答案是,海外!”
“东南亚、中亚、非洲、南美洲,这四个地方有一些区域,近几年严重缺乏医生,缺口差不多有一千万,导致数十亿病人缺医少药,很多地方居住几十万人口,却没有一家像样的医院,生病了就靠盲目吃点止疼药,打瓶抗生素或者打支激素顶着,顶不过去就死了。”
“我们已经在推进相关项目的谈判,每年派上百万的医学生过去帮忙,一方面解决部分地区极度匮乏的医疗,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的冬眠医生积攒行医经验。”
“发达国家也出现了医生荒,大概有三百万的缺口,但缺口原因比较复杂,比如有的发达国家是把行医门槛搞得太高了,当地医学院动不动上百万学费,一般人压根读不起。”
“我们的医学生直接过去行医也有些困难,正在谈能否去当学徒,估计几十万的名额是有的。”
“我的目标是……一个冬眠医生,要在三个不同的地方救治过超过1000个病人,才算基本合格,可以去冬眠中心试着上岗,救治的标准也比较复杂,我就不展开说了,回头会公布出来。”
“院长好,外界向来非常关注的一件事,就是您给员工的超高待遇,近期有消息称乘黄、仿脑芯片和星际能源公司大量岗位要调整上班时间,过渡到上四休三乃至上三休四,这是真的吗?其他公司往往会选择裁员,而不是您这种增加休假的处理方式。”
“我们的岗位在做区分,分成两类,一类必须高强度长时间上班的岗位,比如研发岗和冬眠医生,必须堆时间堆工作量,这些岗位目前还很紧张,一周上六七天和彻夜加班都是常态。”宋河拿起话筒,“所以不要传成我的员工都很清闲,这完全是错误的,很多员工极度辛苦。”
“另一类岗位则不需要熬时间堆工作量,该干的活儿其实没多少,或者说工作任务比较集中,可能上半年要集中工作一个月,剩下的时间就闲着了。这种岗位确实在调整,上四休三和上三休四都有,规模大概……五六十万人吧,今年可能会扩大到九十万人。”
说到这,宋河停顿片刻,又缓缓开口。
“我自己拥有各公司的大比例股份,但我没时间细致管理公司,只能粗暴采取用力发钱发假期的办法,笼络一下我的员工们,确保员工的忠诚度。”
“我做的是超大规模的暴利生意,这种生意的特征是,如果员工踏踏实实干,比印钞厂还要赚,但如果员工大面积出问题,很容易四分五裂,所以我把各级员工的忠诚度看的很重。”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知道很多部门和员工肯定在工作中会受委屈,我肉眼凡胎,没有能力去一一解决这些委屈,只能用高待遇让很多员工不要心灰意冷,恰好我很幸运出的起这些钱。”
“如果有想创业的同学,不要盲目模仿我的模式,做生意很复杂,并不是你慷慨发钱给员工,就一定会成功,也可能死的更快,有时候员工会和你将心比心,有时候员工会蹬鼻子上脸,会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也会有升米恩斗米仇,要根据你公司的状况来定具体策略,不要乱抄答案,填空题抄上abcd,没有分的。”
问题一个接一个,各种乱七八糟的问题不断冒出来。
三个院长耐心地快速回答,来者不拒。
转眼,到了中午十二点。
“饿了。”宋河忽然说,“讲的也够多了,要不咱们散会?”
满场学生们顿时着急,扯着嗓子嚷。
“再答几个问题吧院长!”
“我们不饿院长!”
“桌上有小零食,院长您吃点呢?”
“吃完饭下午再来吧?没听够啊院长!”
任凭学生们哭喊哀嚎,三个院长完全没有心软的意思,笑着起身挥手,大步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