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陆鹤羽带兵还朝,一切真相大白,太子的禁足令才被解了。
相比于无懈可击的孟月白,孟少阳就显得更像一个“人”,而不是一个伪装的毫无破绽的“神”。
大燕需要的储君,自然也是一个会愤怒、有担当的人。
而不是一个圆滑的让所有人指不出错处,却也让所有人都胆战心惊,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被悄无声息的干掉的人。
当下黎木樨对孟少阳行礼,“下官见过太子殿下。”
孟少阳师从许翌琛,许翌琛乃一国丞相,对于培养一国储君自然也是尽心尽力。
朝中何人可用,何人不可用却暂时不能动,何人是许翌琛留下为孟少阳日后登基用来立威的,孟少阳心中门儿清。
而出于对师父的信任,孟少阳对于师父都赞不绝口的第一女将军自然也是心生亲近。
故而他没有让黎木樨拜下去,只一手扶住黎木樨笑道:“将军不必多礼,可是要入宫见父皇?”
黎木樨点头道:“有些要事要通报陛下。”
孟少阳也不多问,他一个太子,若是过多插手朝政,难免被猜忌。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他冒死劝谏孟秉煜,说陆鹤羽不可能造反,求孟秉煜收回成命的时候,会惹得孟秉煜龙颜大怒。
谁都可以替陆鹤羽求情,谁都可以替陆鹤羽说话,但孟少阳不能,因为他是储君,是下一任皇
帝,但这个位置,其实对当今皇帝也是有一定的威胁的。
毕竟自古以来,皇家无情,太子领兵造反的不在少数。
孟少阳是个聪明人,自然不会不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但当时他也是没有办法。
唯一能够劝得住孟秉煜的许翌琛不在朝中,武将们都出去打仗了,文臣们又向来只想苟安不想伐楚,这种情况下,他若是不出面犯颜直谏,没有任何人会替陆鹤羽说话,或者说就算有人替陆鹤羽说话,也会被一众文臣同心协力的同仇敌忾中被淹没,比如当时据理力争却孤立无援的丁云琪。
孟少阳当初甚至抱了被废的决心。
只不过孟秉煜虽然有时候有些优柔寡断,但毕竟还没老糊涂。
虽然震怒于自己的亲儿子敢忤逆自己,但在孟少阳犯颜直谏的时候,孟秉煜其实也清醒了过来。
是啊,陆鹤羽怎么可能会反呢?他若想反,何至于等到今日?
可那时候三道圣旨已下,也有斥候传回陆鹤羽班师还朝的消息,一切都已经晚了,孟秉煜只能将错就错。
若非孟秉煜在那个时候醒悟过来,没准儿孟少阳这太子之位当真会被废掉。
更甚者,若是当时有心人在孟秉煜耳边吹风,说孟少阳与陆鹤羽乃是联手想要里应外合造反,别说废了孟少阳,直接一条白绫一壶鸩酒也不是不可能。
这件事过后,许翌琛也曾经与孟少阳说过,他不该劝谏,左右那时候已经于
事无补,冒着搭上性命的危险实在不值。
可那时候孟少阳却道:“大将军一心为国,带领将士们在前线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在后方若无一人肯为他们说话,岂非让人寒心?一条性命固然可贵,可若是一条性命能换得大燕夺回故土江山,少阳死不足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