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黛玉不是那个没了母亲的小姑娘,嘴上也没那么不饶人了,或者说是不需要保护色。见贾琏告罪,努力的板着脸道:“嗯,既然如此,扯平了。”
贾琏一脸清醒的拍拍胸口道:“好好,吓死我了,还以为下一回去你家,你一准不给我饭吃,让我饿着肚子回来。”
贾敏取来林如海的信道:“先看看你姑父的信。”
也就是碍于老母亲的面子,贾敏假装什么都不知道罢了。数遍贾府,也就是贾琏一个人靠谱,两个哥哥都是那种享受方面绝不怠慢自身,对于家族没多少正面贡献的主。
黛玉一直很羡慕迎春有贾琏这么一个哥哥,自打有贾琏护着,迎春在荣国府里可以横着走。也就是迎春的性格基本定型,她也不爱欺负人,喜欢自娱自乐,不爱找事。
原著里的黛玉没得选,加之孤苦无依,才被大脸宝乘虚而入。
“黛玉妹妹一向可好?最近太忙了,没顾上去看你,抱歉抱歉。”贾琏笑着抱歉一句。
接过信的贾琏仔细看了起来,黛玉没闲着,安排丫鬟去取冰块,往冰鉴里倒。
看完信的贾琏感受到阵阵凉意,抬头看见冰鉴里冒出的水汽,这才冲黛玉微微一笑道:“辛苦黛玉妹妹了。”面对一本正经状态的贾琏,黛玉也收起了小女儿姿态,微微道福:“琏哥哥在做正经事,做妹妹的打下手都是应该的。”
贾琏转头面对贾敏时,脸上恢复严肃之色:“姑父整顿盐丁初见成效,自然是喜事。只是朝中有变,姑父那边应镇之以静。”
“外面的事情我不懂,你与你姑父商议着来办。只是贾雨村的事情,你姑父托你二叔去办,要走的关系不少,也该告知伱一声。”贾敏没细问所谓朝中变局,提起贾雨村。
“贾雨村的事情不着急,都等多少年了,再等等也无妨,托人告诉他,想要有个好去处,不妨等王太尉班师回朝,再行运作。眼下朝中变数极多,任何举动被放大解读,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姑父那边,我写一封信过去,把情况讲清楚,姑父自会决断。”
任凭贾家操作,一准跟王家那边扯上关系,回头为了金陵那边的利益,又给贾雨村运作出一个金陵知府来,贾家人还好点,王家人在金陵不得翻天?
王子腾领兵在外,王家运作贾雨村为金陵知府,好嘛,王子腾又多一个拥兵自重,干涉国家用人的罪名。对了,吏部尚书梁道远那个老银币,非但不会阻止,反而会顺水推舟。
四大家族现在有多骄横,将来就死的有多惨,兵法上这就是欲擒故纵之计。
准备笔墨,贾琏当着贾敏的面,把信写完后,还很认真的解释:“姑母,孙阁老坐镇两江,意在解决两江税收年年难收年年收的局面。陛下把神机营和健锐营都派下去了,并调走江南江北巡抚标兵,两江官场必起风波,这时候任何举动都会被有心人做出各种解读。芝麻大的事情都会被无限放大。”
说这些,自然是不让贾敏担心。
果然贾敏听了轻轻松一口气,她可不像自己说的那样,外面的事情不关心。
怎么可能不关心呢?事关林如海的前程。
“信中我让姑父去金陵一趟,打着的旗号是拜见总督孙阁老。看似往金陵的漩涡里跳,实则姑父的战场在两淮,去金陵是跳出风波之外。待两江官场的风波起来,姑父再回两淮,届时做任何事情,都可以藏在两江官场的风波之下。两江夏税注定来不及,两淮要撑起来。”
以上的想法没写在信里,当面告诉意在让贾敏转达。有的事情,不能留下文字。
林如海要在两淮搞事情,最佳的时机就是孙化贞在两江搞事情吸引注意力之后。
届时,在孙化贞的屠刀之下,两江官场瑟瑟发抖之时,林如海遭遇的阻力会大大降低。
这就是所谓朝中有人的好处了,贾琏能接触到最新的最重要的信息,他告诉了林如海,就能避免踩坑。林如海是聪明人,想一想在孙化贞发动之前与发动之后的差别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