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就是大明洪武之后最完美的接替人选。
这一点,早在很多年前,就成了朝堂之共识。
皇太孙虽然年轻,且行事跳脱,性子刚烈,让人有些难以接受。但没人能否认,洪武新政乃是他一手推上台面的。
国家越来越好,开疆拓土万里,百姓安居乐业,这是一份天大的功劳,更是一个没人敢设想过的功德。
在很多人看来,即便现在的皇太孙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为君者,但只要继续历练几十年,等太子爷将大明交到他手上,那时候想来也足够沉稳了。
而且,皇太孙也有些无数人的支持。
自从军功爵制度的确立,大都督府几乎就已经死心塌地的追随太孙了。
这个时候,这对天家父子貌似起了冲突,大明朝局又该如何变化?
若是冲突加剧,这应天城又是否会成为是非之地。
到时候大都督府一怒之下……
打开之后,是正冒着热气的烤羊排烤牛肉和炸鸡腿。
太孙府前,也显得冷清了起来。
但你是姑母的亲儿子,是常家的外孙、外甥、表兄弟。作为一家人,有必要提醒一句,万事都得人活着才有可能。”
应天城出现了这几年里,少见的寂静。
张二工很想溜走。
朝堂之上所有人都沉默了。
随之就是太子签发谕令,将河道总督潘德善、梁国公蓝玉、开平郡王常升、都督汤醴召回京师的公文。
虽说是处理后续的事宜,但朝堂上都清楚,西南的事情要是处理起来,没个一年半载是不可能办妥的。
这位昔日的匠官,工部尚书,如今倒是彻底没了顾忌,说话做事坦荡直率。
朱允熥手指敲了敲桌面,发出砰砰的声音。
人们也并没有等待多久。
常继祖端了一碗鸡汤肉丝米面进了棚屋,只是面少汤多。
一下子,太孙支持的两位心学代表人物被弄出京师,这时候所有人无比确信自己原先的猜想。
筷子在碗里挑了一下,竟然还有两只被煎的金黄的鸡蛋。
常继祖的目光闪烁了几下。
朱允熥也不见外,只是看了一眼头发有些凌乱的张二工,搓着双手贴在大海碗上:“你有几天没回家就住在工地上了?”
朱允熥则是笑着说道:“西城将会是个典范,是我朝真正的人间仙境。眼下,还要在年前将地平整好,该挖的景观湖和该堆的景观山要在结冻前完成。各区规划,也要提前做好。等开年后,就可以直接开始按规划建造了。”
常继祖眉头皱紧,看了一眼张二工。
然而。
这事虽然一直都是解缙负责的,但在年关之前让他去西边,这无疑是表明了太子爷的态度。
“这个时候,谁要是乱动乱说,便去凤阳思过。”
常继祖之所以出现在这里,代表的不仅仅是常家,还代表着那些寄托希望在自己身上的朝中勋贵。
升工部尚书张二工,太子少傅。工部侍郎,晋工部尚书。
在此寒冬,也最是暖身。
赫然不下三四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