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王府早已变得沉寂了。府内唯一的一位侧妃,也已经很久没见到端王。她不得不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端王容清宣,大昭皇后嫡子。更是长子。却在夺嫡路上,败给了老七。这让他如何释怀。可顾家经过这一次,注定无法成为他的助力。薛家呢?终究隔着一层,不如顾家底蕴深厚。连顾家都退了,容清宣还没那么天真,觉得仅凭薛家就能助他登基。“殿下,大公子来了。”近侍入内回禀。容清宣回过神,道:“请进来吧。”不多时,顾略入内。见礼后,落座。“殿下,陛下有意为您选妃。”顾略开门见山。“如今大局已定,只要定国公府在一日,七殿下的地位便稳若磐石,我们依然失了先机。”容清宣握紧拳头,“真的没机会了吗?”“没有!”顾略摇头,“陛下是绝对不会和定国公离心的。”这点顾略看的比任何人都清楚。有句话他甚至没打算说,以免刺激到眼前的人。那就是,或许在一开始,所有人皆是陛下的棋子。其目的便是为七殿下铺路。但是,这其中也藏着一份父爱。他不做,一旦七殿下登基,这几位皇子恐不会有这样的结局。只要他们不行差踏错,即便七殿下继位,他们依旧是得享富贵的王爷。而非阶下囚。甚至,刀下亡魂。毕竟,当初七殿下自囚关雎宫,这几位皇子背后可没少针对。“今日早朝,陛下提及此事。”“许你自己择一王妃。”顾略也正是为此事而来的。“殿下,收收心思,把喜欢的女子娶回来吧。”“有些事,做一次就该适可而止了。”容清宣心头愤懑之情无法抑制。“表哥就这般认输了吗?”顾略看着他,面色严肃。“殿下,霍家和郑家,都是底蕴强悍的顶级世家。”“他们却败的那么轻而易举。”“而这些年,顾家和盛家就大昭第一世家的地位,已然模糊。”“顾家上下,精英子弟众多,几乎没有一个纨绔。”“却依旧被仅有一个盛淮的盛家追上并隐隐齐名。”“殿下真觉得仅凭那十万大军?”顾略语重心长道:“我知晓殿下心中的愤懑。”“但是殿下可曾想过,只要帝王想做某件事,基本没有做不成的。”“若是在此之前,我也不会想到霍家与郑家会消亡。”“速度还是如此之快。”“世家可以用朝臣胁迫帝王。”“殿下就没想过,陛下也可以用朝臣胁迫世家吗?”“比起世家对他们的扶持,哪里有陛下的罢官来的更具威慑力?”“殿下,有些事,便是不惜身死也要做,那边不惧一死。”“有些事,在大势面前,死在多人,亦是枉然。”该说的都说了,如何取舍,顾略不打算再劝。如今顾家尚且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自然不会义无反顾。陛下既然放祖父他们离去,便代表着即便七殿下日后登基,只要顾家没有大错,亦能保住尊荣。可若是陛下没有行动,七殿下坐上那个位置。有定国公府在旁协助,顾家必然会分崩离析。结局比之霍家与郑家,好不到哪里去。哪怕七殿下的曾外祖母是顾家的姑娘。顾略离开了。容清宣久久没有回神。知道有近侍上前张灯。“什么时辰了?”近侍躬身道:“回殿下,已经酉时了。”容清宣摆摆手,“传膳吧。”“是!”两日后。容清宣上表奏疏。奏折中表情,他想迎娶工部员外郎之女为端王妃。此人,便是容清宣放在心里的人。隆徽帝仔细询问几句,便应允了。孙家。孙鹤云接到了赐婚圣旨。孙夫人高兴地热泪盈眶。而重男轻女的孙老太太,此时却有些局促。她对这个孙女,自来是不看重的。而今她一月飞上枝头,纵然再如何心绪复杂,该说的还是憋不住。“云儿出息了,日后可不要忘了自家兄弟。”孙鹤云温温柔柔的点头应下。纵然端王与郑婉蓉没有夫妻之实。那也是帝王的御赐王妃。孙鹤云是继室。不过时下的继室却不如后世那般颇多规矩。关雎宫。隆徽帝过来时,得知容清璋在私库。好奇之下过来,便见他的儿子正在清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