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
江宁是讲到哪里,他就画到哪里。
正如现在。
映入大家眼前的是,画板里面,一位少年公子进入到了一处桃园小院。
“也正因为看到这一首诗,崔护对于这家院子里的主人却是更感兴趣了。在向院中主人禀报,想来讨一口水喝。这时,院子里出现了一位少女。少女朝着崔护一笑,并说,相公请用茶。那甜美的笑容,亲切的声音,当即就将崔护给迷住了。一瞬间,崔护内心无比的激动,但到底是第一次见面,崔护不敢有任何逾越的行为,他只能接过少女敬来的茶。但他到底还是非常喜欢少女,喝过茶后,他与少女交谈起来。少女告诉他,她叫做降娘。”
画板处,这时却是出现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女。
江宁继续说道:“或许是催护有情,而少女见到崔护,内心也是无比的喜悦。但在当时,两人都知道是第一次见面,哪怕就是再喜欢,太过于表现也有一些唐突。所以,崔护在讨完了水喝之后,他便向少女告辞。只是虽然崔护与少女分别了,可他离开之后,每日仍是想着少女。但到底学业为重,崔护不敢多想,他全力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第二年还是这个时候,崔护又是想起了那位少女。这个时候,崔护再也无法隐藏自己的情感,他非常的想见少女一面。为此,崔护又来到了那处桃林小院。只是,当他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却是发现,此时这里人去楼空,大门紧锁,任凭崔护如何的呼喊,这里早已经没有人在。”
“面对着此情此景,崔护悲从心来。他一方面怪自己为什么不早来,他又怪当初自己为什么不表明自己心意。他还怪,为什么少女就这样不告而别。但不管是如何的怪,少女已经不在。无比悲伤之下,崔护便写了一首诗,题在了左边的一扇门上。”
还是那位少年。
但画板上面的景致,这时却显得有一些萧索。
同时。
在边上还留下了一首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叫作《题都城南庄》,正是崔护所作。
不需要江宁解释。
这首诗一出,直播间瞬间沸腾了起来。
“好。”
“好一个人面不知何处去。”
“这首诗写得太好了。”
虽然江宁没有解释。
但意思大家隐约间也明白。
这说的不正是“物是人非”的故事吗?
就像崔护一样。
眼前的院子还是这个院子。
桃花依然还在。
可是。
那位少女早已经不知道去了哪里。
“何止是好啊,简直是写到了心里去了。”
“是啊,人面不知何处去,我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遗憾?”
“有的,有的。”
是的。
如果这仅仅只是写得好,或许大家也不会这么激动。
这么激动的原因。
就在于。
这首诗不但写得好,而且还写到了众人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