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互相见礼后,曾追跟着从八极斋内出来了,“荀夫子,您批注的这段何解……”
他的话被突然出现的胥姜打断,原本打结的眉毛顿时一飞,惊喜道:“胥姜,你回来了!”
胥姜见到他也欢喜,“问峰,好久不见。”
“是挺久的,还以为你这一去找到了娘,就忘了我们,再不回京了呢。”曾追大咧咧地打趣。
胥姜大大方方地接:“我不回来,谁给你送信?”
“信?”曾追一愣,随后喜道:“老杜给我写信了?他在涪州如何?哎呀,这么久不见,我还真是想他!快快快,信呢?给我看看。”
正好胥姜手里捧的是给曾追带的那份礼,便将东西尽数腾给他了。
“信在盒子里,除信之外,还有杜先生著的几本札记,他让我都交给你,并嘱咐你看完之后给他回信。”
曾追得意道:“看来老杜还是记挂着我的。”
“时常跟老友夸你呢。”备考枯燥繁忙,需要激励,胥姜便将杜回如何跟好友夸赞他的话都告诉了他。
曾追听完,喜得恨不得化作爆竹炸个满堂彩,“他真这么说?”
胥姜点头,“千真万确,有我和照月可作证。”
“信,我信。”曾追一刻也不能等,想早点回去看信,便对荀砚催促道:“荀夫子,咱们回去吧,今日大喜,等会儿我做几个好菜,咱们好好庆贺庆贺。”
荀砚不知自己有何喜要庆,不过听着今晚有好菜,又想着林夫子与胥姜要叙旧,便同众人告辞,跟他回去了。
胥姜对曾追喊道:“记得写回信,我明日来取。”
曾追摆了摆手,“我明日给你送去书肆。”
送走二人后,胥姜让茵茵带着巫栀去找林红锄,自己则与林夫子进了八极斋。
茵茵带着巫栀进后院,闻到从厨房里飘来的香气,停下了脚步。
这香气有些熟悉,像是烤芋头。
她的嘴又开始麻起来了。
林红锄在厨房捣鼓晚膳,有蒸南瓜、蒸芋子、蒸蛋、蒸饼,都是乐游乡的乡民们为答谢国子监蠹书大会时,去帮忙插秧种田师生们的回礼。
已吃了好一阵子,在她蒸、煮、煎、炸、烤等轮番手段下,终于要吃得见底了。
她将扔进灰里的芋头掏出来,拍去柴灰,一个个捡进竹箕里,又将蒸好的南瓜、芋子、蒸蛋、蒸饼都端了出来,准备摆饭等父亲回来吃。
“红锄姐姐。”
“茵茵?”林红锄探出身子,见进院来的有两人,还都拿着东西,连忙跑过去接,“来就来,还带这么多东西做什么?”
“是胥姐姐的嫁衣还有给你和林夫子带的礼物。”
“胥姐姐回来了!”林红锄接过茵茵手中的木匣,无比欢喜,“她在哪儿?”
“在书房跟夫子说话,过会儿就来。”
“父亲也回来了?”
“嗯,我们和他在门口正好碰上。”茵茵接过巫栀手中的东西,与林红锄一起送进她卧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