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这里,她才算是真正认识了林予琴。
*
电影过半。
故事中的两位主角在日渐亲密的交流中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高考结束后,女主A的父母明面商量实则强迫着要把她嫁出去换一笔丰厚的彩礼,女主B得知此事,和她约好离开本地。
两个人在雨夜出逃,坐上火车去别的城市打工。
她们在一座陌生的城市进厂、被骗、扮玩偶、摆摊……
弯弯绕绕走了不少路,幸而最终挣到第一笔上大学的学费,加上在家境较好的女主B的极力帮助,两个人在相距一千公里的地方各自度过了四年大学生活。
毕业后,她们回到那座曾经短暂生活过、承载着彼此所有美好和苦涩、容纳她们逃离原生家庭的城市,在那里稳稳扎下脚跟。
一轮红日低悬,跨江大桥上,两个人眺望着繁华的城市光景,黄昏的余晖洒满江面,波光粼粼。
不必等到明天,此刻就是她们新生活的起点。
电影结束,林予琴按下暂停键起身开灯,暖黄色的灯光霎时照亮屋内。
外面的风还在砰砰撞着窗户,李如阳打了个呵欠,裹紧身上的毛毯含糊道:“哎呀,今天风好大。”
“嗯,应该是要降温了,过几天就是立冬了。”
林予琴边回答边端起两个茶杯走进厨房,不时里头便传来烧水声。
李如阳懒洋洋的趴在茶几上。
投影仪幕布的画面停在黄昏时主角们望江而立的渺小背影。
黄昏。
她的脸贴在桌面上,眼皮悠然一抬一敛,想起了第一次去林予琴家的经历。
校霸陈凌性骚扰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后,林予琴碰到她总会冲她笑笑和她交谈一两句,或者是问一些学习上的问题,慢慢地,她们开始熟悉起来。
某天,林予琴请了病假,班长问有没有人和她住得近的可以帮忙送送练习卷和作业,询问一圈,见大家没有理睬,他索性直接将卷子和作业放在她的书桌上贴了个便条。
那天轮到李如阳值日,在扫到林予琴座位的过道时,看着她桌上的作业和卷子,自言自语嘀咕道:“有理由不做卷子和作业不挺好的嘛。”
陈凌似乎有说过,她住那个什么,益和小区最里面的房子。
好像是。
从公交车站下了车,李如阳抱着林予琴的课业走到小区门口,一眼望到陈旧掉漆的小区标识牌,上面写着益和小区四个大字。
这是个楼层不高的小型社区。
日暮时分,天际橙黄色的晚霞辉映下,一排排墙皮发黄的住宅楼显得更荒凉破旧。
李如阳走到最里面的一栋,楼栋门没锁,她顺着水泥浇筑的楼梯一层一层走上去,通道光线昏暗,整栋楼静得像已被废弃的一样。
她不知道林予琴家具体是在几楼几户,于是开始思考敲错门挨骂的可能性,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最终无奈地决定先去最顶层,从上往下开始敲门试试看。
当她爬到五楼时,最先入眼的一户引起她的注意。
锈迹斑驳的大门被抹上重重叠叠的黑色和红色油漆,写着还钱之类的字样,看上去已经有段时间了,最近没有再有新的覆盖上去。
写时未干的油漆顺流而下,猩红、乌黑的线条相互缠绕蔓延到墙面底部,地上是碎片玻璃和残缺的空酒瓶,夹杂着剥落的墙皮静躺在昏暗的楼道里。
相当脏污。
她看得出神。
忽然,门内响起一声短促的尖叫。
转瞬归于死寂。
李如阳沉默片刻,弯腰捡起一个破酒瓶。
然后,果决地敲响了那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