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轿一到丘家村口,丘家村就开始奏乐放炮仗迎轿。
在一群妇女的簇拥下,花轿停在晒谷坪上,然后卸下轿门,由一名五六岁满身喜气打扮的盛妆女童(俗称“出轿小娘”)迎接海瑟薇出轿。
其中还有细节,“出轿小娘”用手轻轻拉完海瑟薇的衣袖三下后,她才能出轿,这样来表示男方明媒正娶的重视。
在古代,只有明媒正娶的大妇才能享受坐花轿的待遇。
海瑟薇出轿门后,先跨过了一只朱红漆的木制“马鞍子”,踏上红毡,由村子里选出来的喜娘相扶走上了喜台,站在右侧位置。
这时候,山河下马,由捧花烛男童领着走上喜台,站左侧。
接着由山河的祖父丘大海担任主香者,带着山河与海瑟薇皆遵礼房的赞礼声行礼。
礼者喊:行庙见礼,奏乐!
丘大海带着孙子孙媳妇在香案前跪下,随着礼房的呼喊祷告上天和祖宗,
上香,二上香,三上香,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礼者接着赞唱:“升,平身,复位,跪,皆脆!”
接着唱:“升,拜,升,拜,升,拜”,还唱:“跪,皆脆”!
山河和海瑟薇倒是事前得到了解释和介绍,这是古代明媒正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过上天和祖宗的认可,海瑟薇才能作为丘家大妇入族谱。
反正两人就跟着祖父蒙头跪拜,还没完,接着由一个十三四岁丘家少年跪在右侧诵读贺章。
诵读期间,赞者又唱:“升,拜,升,拜,升,拜。”
整个过程总称为“三跪,九叩首,六升拜”。
这才完成了第一个拜堂流程!
接着才是大家熟知的跪拜父母,夫妻交拜。
其实按照闽北的习俗,新郎、新娘在拜堂时,有抢前头跪拜的习俗。
所谓谁先跪在前面,以后就可以管家,谁就是家里的话事人,以致于闹出了许多笑话,有边拜边踢垫子的,也有新郎拂袖而起拒绝再拜的。
繁琐的拜堂仪式后,两人由两个开始童男童女捧着龙凤花烛引导前行。
新郎山河执彩球绸带引着新娘海瑟薇进入洞房。
两脚须踏在麻袋上行走,一般为五只,走过一只,边上的喜娘就拿起递传于前,接着铺在道路上,直到洞房,
寓意谓之“传宗接代”、“五代见面”。
入洞房后,在喜娘的引导下,两人按男左女右坐床沿,称“坐床”。
由村子里五代同堂的七叔婆用秤杆微叩了叩海瑟薇的头部,
“小河,拿着秤杆,把妮子的红盖头给挑开!”
“好的,七叔婆!”
山河这才才接过秤杆挑去海瑟薇头上的红盖头,这意示“称心如意”。
到此为止,整个拜堂流程才算基本走完,
“小河,妮子你们一会儿把衣服给换换,等会儿你们还得‘请方巾’!”
“好嘞!”
随着七叔娘的离开,洞房里就剩下了山河与海瑟薇小两口。
海瑟薇这时才轻松了下来,山河拉着她的手柔声问道:“安妮,累着了吧?”
“有一点!”
海瑟薇把头上的凤冠取了下来,随即投入山河的怀里,
“花轿有些颠簸,主要是我昨晚没睡好,太兴奋紧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