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太太在煎蛋饺,孙婉如在旁边学习怎么做,她们弄了一个小小的炉子,就在屋子里面,生起火来,然后拿一个大铁勺子,烤热,里面蘸上蛋液,等蛋液半凝固的时候,在上面放一层肉馅,把蛋皮给合上,连接处压紧,一个蛋饺就做好了。>>
赵老太太做蛋饺,林娇娇就乖乖地搬个小板凳在那里看着,她兜里有家里炒好的瓜子,时不时的摸出来一颗在嘴里咬开吃掉。
吃了一会儿有些不耐烦了,她就放在手心里剥,剥了一小把之后再拿到赵老太太和孙婉如那里献宝,把瓜子仁给塞到她们嘴里,看见她们吃自己心里也开心。
林镇宏摆了架了一张桌子再那里写春联,林娇娇对那个不感兴趣,在私塾里已经写了许多的字了,实在是不想再继续写了,也该休息休息了,这叫什么来着,哦,对了,这叫劳逸结合。
春联二十八就可以贴了,因为有“二十八贴花花之说。”贴了之后什么过去的恩恩怨怨都要消散,然后辞旧迎新,要债的也不能再继续要下去了,要等到过完年再继续要,不然就是犯了忌讳,要让人讨厌的,而且还占不到理的。
这个年也是林大山一家第一个没有女主人的年,其实有没有也没有太大的差别,周春丽在的时候,活都是大妮干的,周春丽现在不在了,大妮反而可以少干一点儿活,因为隔壁的李秀萍心疼她们几个没了娘,所以帮着她们操持了许多。
“大哥啊,你们还是来我们家一起吃吧,反正多做几个人的饭也不费事。”李秀萍劝到。
“没事,几个孩子包了饺子,我们就不去了。”林大山婉拒道,林大妮被周春丽磋磨的十项全能,现在看来反而是好事,因为对她来说,做饭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见林大山坚持,李秀萍也就不再劝了,因为劝不动,老林家的几个儿子都是死心眼儿的,除了赵老太太一般很少有人能改变他们做好了的决定。
现在林铁牛和林铁柱在林大妮干活的时候也学会帮忙了,林大妮和面调馅儿,他们就跟在后面帮着包饺子,几个孩子相处的好,林大山看着也十分的欣慰。
冬天饺子可以一次性多包一点然后放到窗台外面冻起来,等到下一次要吃的时候直接端进来下到锅里煮熟就行了,也省的一次又一次的和面调馅儿的麻烦。
“我也来帮着包。”林大山说了一句,然后就一起加入了包饺子的阵营,村里人可没有什么君子远庖厨的思想,会做饭的汉子大有人在,只不过一般情况下他们从事的都是更为繁重的体力劳动,厨房这种轻一点儿的活计就教给了家里的女人们。
林铁牛和林铁柱因为不熟练,手上脸上弄得都是面粉,显得有一点儿滑稽,林大妮倒是包的迅速,手指一捏一翻,一个饺子就成了形,她还能包出花样来,素饺子是花边的,肉饺子是元宝的,林铁牛和林铁柱两个手笨的,怎么也学不会。
倒是把饺子皮给弄坏了好几个,不过也不会浪费,把弄坏的沾着馅儿的饺子皮给重新和到一起,擀成一张面皮,放到锅里烙一下,一张香喷喷的大饼也就做好了。
“我要吃,姐,把饼子给我。”“给我,别给他。”本来对于弄坏的面皮很嫌弃的林铁牛和林铁柱这下倒是不嫌弃了,纷纷开始抢着要吃。
林铁牛和林铁柱现在也开始叫林大妮叫姐姐了,知道尊重人了,这就是进步。
“好啦,都有,你们别抢。”大妮还是一如既往的说话温温柔柔的,弄完这个饼转身又去擀了一张,显得很是善解人意。
林铁牛和林铁柱都很奇怪,怎么以前就没有发现他们姐姐这么好呢,不过现在发现倒也不晚。
新年新气象,在一年之初,大部分人都换上了新的衣衫,就算是那穷的买不起衣服和布料的,也会尽量的挑自己完好一点的衣服穿上去。
早饭照旧是饺子,等到午饭和晚饭才会做一些丰盛的大菜,不过饺子也不差了,平时还吃不到这么好的东西呢,现在人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嘴反而都被养刁了。
林娇娇的枕头底下被塞了三个红包,是昨天晚上赵老太太、林镇宏,还有孙婉如塞的,钱不多,但好歹意思在那里,娇娇年纪小,睡得早,也就没有守岁。
赵老太太和林镇宏孙婉如三个人围绕着家长里短的唠了一夜的磕,等到寅时才去睡。
这个时候起了一大早倒也不觉得困,只觉得微微的有一点儿兴奋,这就是节日的魅力,从古至今,从未改变。
“过来吃饭了。”赵老太太下好饺子就开始喊人。
“哎,来了,娘。”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