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强介绍完自己的研究后,史蒂芬羞愧地赶紧从台上走了下来。
而那些观众还在不明所以地欢呼。
“接下来是赫尔曼教授。据说您在实验室里制造出了26度的导体,请问是真的吗?”
主持人是个美女,身材魔鬼,面容天使,声音清脆悦耳。
但赫尔曼却一脸哭丧,比史蒂芬还要难看。
因为他的研究与江辰的撞车了,而且完全不如江辰。
然而事已至此,也只能勉强继续下去,把这件事情做完。
“是的,通过高压,把金刚石作为砧板施加压力,我们成功地制造出了常温导体。”
赫尔曼说道。
“不过,在当前情况下,必须保持电量不能太多。否则电量过临界质量,就会导致磁场生改变,从而失去导性能。总的来说,这项技术还不能够实用化,需要继续研究。期待未来的表现。”
赫尔曼心里十分羞愧,因为他知道接下来江辰的研究成果一公布,自己将会被甩出几条街。
到时候,自己就完全成了一个跳梁小丑。就好比一个人千辛万苦地研究出了真空管,结果却现外面已经有人研出了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自己的努力将完全成为笑话。
说完这些话,女主持也在一旁介绍完后,赫尔曼就像逃跑一样离开了。
当然,讲台下的观众都只以为赫尔曼是赶时间。
而下一位上台者,他的表情就轻松多了。
他叫三上敬,听名字就知道是来自日本。
与那些研究能源的人不同,他研究的是普通材料。也因为平平无奇,被安排在中间介绍,并没有被放在前面。不过这也算是因祸得福,虽然不怎么起眼,但完全不用担心丢脸之类的问题。
毕竟江辰根本就没空去研究这个。
“三上教授,能介绍一下您的最新研究成果吗?”
“当然可以。我的研究是纳米材料方面,不仅取得了突破,还制造出了一种全新的物质,将两种半导体融合在了一起……”
三上滔滔不绝地讲述着。
三上敬虽然也有所收获,但与前几位相比,还是相差甚远,观众的反响并不热烈。
“哼,这种东西也能拿出来显摆?”
“米国是没人了吗?怎么还得靠小日子来撑场面?”
“看来得靠个不被江辰压过的科学家,米国才能有点看头啊。”
“米国,你到底行不行啊?”
网友们毫不留情,恶意满满地评论着。
掌声稀稀拉拉,只是走个形式,三上也没抱太大希望,只盼着自己别被拿来和江辰比。
越低调越好。
这时,上台的是迪奥布彻尔。
“来自嘉洲理工学院的迪奥布彻尔同学,大家都称你为天才,还没毕业就有了多项科研成果,甚至越了导师,还被nasa邀请,成为最年轻的成员之一。请问你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迪奥布彻尔走上台,心里已经有了决断。
他脸上的表情,并不像其他人那样沮丧。
“我带来的是更高精度的光刻机技术。”
“目前,光刻机遇到了物理上的瓶颈,无法突破1n限制。一旦进入1n电子就会四处乱窜,无规律运动,我们称之为量子隧穿或漏电。”
“我们通过为电子规划轨道,就像打桌球一样,提前给予初始能量,让这个不可控的现象变得可控。我们已经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在实验室里制造出了。9n芯片。”
迪奥布彻尔介绍道。
这确实是个重磅新闻,米国观众一听,纷纷欢呼起来。
“好!就该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