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种地是没什么收入的,利润都被中间商赚了。我投入了资金后,打造出生产体系,就能把所有利润都留在村里,村民的生活自然要好点。”
“是啊!”
“去年才投了钱,大概到年底才能完成建设,正式对外营业。”
“……”
聊起永信村的建设,罗辉顿时眉飞色舞起来,主动带着金敏英出了院子到处游走起来。
不停地介绍着整个村的自然循环体系。
其实事情很简单。
投入重金,为村里搭建了下水体系,把生活废水和用不到的树叶稻草渣之类的东西投入巨型沼气池发酵成农家肥。
再划定统一的宅基地,为村民建设有供暖系统的住宅。
住宅还兼民宿功能。
另外,在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独栋豪华民宿,以便将来向愿意花高价入驻的游客开放。
嗯,他们此时入驻的院落就属于这类别墅。
远离村民住宅区。
再修建水库和自动喷灌系统,确保覆盖整个四龙镇的所有稻田,保证稻米产量。
然后,还得在下风处建立养殖场,利用碎米和其他粗粮养猪、养鸡、养鸭之类的东西。
养殖场的粪便又是沼气池用来发酵成农家肥的原材料之一,确保了肥料供应。
整套体系搭建下来,村里最基础的种植、养殖体系就算搭建完成。
这个过程中,主要是用机械代替人力、畜力工作,节约大量的劳动力。
让剩余劳动力可以转入服务业,进一步完善可供游客体验的各种旅游项目……
两人跟老朋友似的。
一路走,一路聊,一路了解永信村覆盖范围内的各种设施和可能的盈利能力。
“罗桑,难为你有心了。不过,我认为这样的村庄太多了,巨额投资未必能够实现盈利。”
大致了解了永信村的运作情况,金敏英诚实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在商言商!
作为一个商人,金敏英非常清楚,这种带有扶贫性质的投资只是看上去很美的肥皂泡而已。
没有强大的利润来源支撑,投资很可能会打水漂。
而且。
还有可能招来村民的不满,反而把自己变成个恶人。
“世界在变化,金社长不能只盯着过去的世界来评价未来的事情。整个桃源项目,我们集团总共投入四百亿软妹币,自然不会把它变成美丽的肥皂泡,而是期待丰厚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