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宋第九百四十二章李唐急了无路可退的陈执中,很是无奈的持着芴板站了出来,
一开口就是甩锅,把责任给撇了个一干二净。
实在是不这样说不行,如果自己顶着一个罪臣的名头,那说起话来也不硬气。
赵允让看出了对方的小心思,并没有顺其而说,更没有说罪全在王德用,也没有说你陈执中就是无罪。
意思就是一个,接下来你能想到对策,那才是无罪。想不到,第一个就收拾你。
心中叫苦,没有得到赵允让的回应之下,陈执中只得苦着脸继续说道:
赵允让对于这种说法自然不能满意,他现在要的是怎么把苏石和龙军给赶出去,而不只是一味的防守。
此言一落,顿时朝堂之上又是一片片的议论之声。
李唐说起来也算是反贼中的一员了,之前龙帝国与辽国在北方大战,牵动着赵宋之心。谁也不知道那边的战况会打到什么样的程度,又会不会烧及自身。
外加李唐只是占领了苏州之后,便没有在北上,虽然说不断在侵蚀着赵宋南境,但只要不威胁到汴梁城的安全,于赵宋眼中就不是最大的威胁。
等到赵祯一死,赵允让得了权力之后,他就有心要对李唐下手。
虽然他也没有足够的把握可以一战而败了李唐,但在他的想法之中,打总是要打的,就是做做样子,表明自己的决心那也是要打的。最坏的结果也就是打一个平手,最多就是两人平分了赵宋之地好了。
至少也会因为这一仗重新的划定了边境。就像是五代十国,那个时候不就是战乱四起之时吗?不也过来了?
所谓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是一种客观规律。
赵允让的这种心思并不是什么秘密,不少的臣子都是知晓的。他们更加清楚的是,赵允让是想通过这一战来竖立他的权威,意在告诉其它人,他是想要统一全国,只是没有那个实力,这样一来,别人也就不好说些什么了。
可是现在,想法还没有付诸于行动呢,陈执中就要公然的联合李唐一起对付苏石,这岂不是说以后的赵宋,最好的情况下也要被一分为二了?
一想到分裂赵宋的这个名头很可能落在自己这些臣子的身上,当下就有人站出来极力反对着。
一名名自诩为忠诚的臣子们又站了出来,怒斥着陈执中的种种不是,借以标榜自己才是正义之士。
面对这么多臣子们的指责,陈执中的脸色自然是不好看的。他终于知道什么叫做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明明大家都没有了主意,赵允让又点名要自己去说,他又如何看不清楚,联合李唐对付苏石也是濮王的本意呢?
只是有些话,他不能说出来,不然的话,卖国之责就要他来背负了,这才威胁自己说出这些话而已。
现在好了,自己说了出来,可是这些臣子们竟然都骂起了自己。怎么的,你们都是忠诚,就我一个女干臣呗?
可是你们也不想一想,如果现在不联合李唐的话,凭着赵宋自己,可能会是苏石,会是龙军的对手吗?
赵宋急需支持,可是辽国灭了、蛮蒙没了、西夏也亡了,那不联合李唐去联合谁?
陈执中心中苦呀。
他只是说出了最为正确的选择,一个大家都知道,只是大家都不敢说的办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