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美娇将合同上的制约和大嫂讲了一遍,“合同期间,不管谁主动提出辞职,都要反扣三个月的工资,没有任何理由可言。”
这是霸王条款,没办法,她们的技术是自己培养出来,每离职一位员工都是对店里的损失,由其是摄影师,更不能出问题。
可是在李爱珍看来,他们店只有辞退人一说,哪里有人会想走呢,除非那人傻了。
但杨美娇不是将用人合同打印了出来,等着正月初十上班签字。
杨斌初八这天到的,再次过来他心境上也起了变化,揣着这两年攒的八百块钱,看着越发繁华的沪市,雄心壮志。
杨斌坐上接他的小车里,感慨的厉害。
“美娇,你这轿子是新买的吧?”他坐进车里,羡慕的不行。
杨美娇说,“是啊,之前用的车是国家给爷爷配备的,爷爷都走了两年了,再霸占着就不对了。有一台自己家的车用着方便,除了我和桥安,家里老的小的看个病也方便。”
“这得很多钱吧?”若大的海市也看不到两台小汽车,沪市车多,像美娇这样能开上私家车的也不多啊。
“也不算多,八万块,就是不太好买,走了些关系。”
杨斌大受打击,他的这个妹妹是真的厉害,才开了店,说是把所有积蓄都花光了,隔年又买了自己的车。
他摸了摸兜里揣的钱,感觉自己快四十的人,这日子过得,真够寒酸,难怪爱珍一直想辞职单干。
杨美娇在后车镜里看了一眼,大哥的表情似是不太好呀?
“大哥,我听嫂子说你打算和二哥一起干布行?”
杨斌说,“是啊,你二哥说我在这边找个门店就行,一切货运流程他教给我,他入股一半,帮我解决初期资金不足的问题。”
杨美娇点头,“那也好,大哥先和三哥一起干,等以后我发现好项目了,大哥也可以转行。”
杨斌忽然来了兴趣,“老妹,你还有新的项目?”
杨美娇说:“其实还有一个更赚钱的项目,但是相对比,比开布庄要累,要脏,要苦,但是比布庄这个生意更长久。”
杨斌一下子听出了问题,“美娇,你的意思是卖布的生意不长远?”
杨美娇在后视镜看了一眼大哥,“这话我和三哥还有赵春雷都说过,现在布行的生意还好,再两年人们开始追求成衣,买布的人会越来越少,尤其是咱们这种一线城市。”
这话要是别人说,杨斌肯定得和他呛几句,但是妹妹的话他都奉若圣旨,因为他妹妹的商业敏锐度就没有错过。
“真的好景不长吗?”
杨美娇见大哥胆怯了,笑了,“大哥,才改革开放,现在人们还要用凭布票限购,咱们这生意还会好上至少小七八年,但是我说的建材生意会再未来的三十会越来越好。”
而且现在建筑专业人士很少,很多设计工作就会找到大学里的老师来承担,他们能直接和建设单位挂勾,好接到单。
杨斌沉思了半晌说,“美娇,我想着还是先和你三哥干,等有了一定经济基础了再开一个店。”
杨美娇说:“行,这事可以先留意着,大哥做好心里准备,我还是希望你两个生意一起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