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他还没有和织女结婚,不会惹来天兵天将。
离开义阳乡,杨庆准备先去宛县逛一逛。
此时,绿林军起兵已经有了四年,距离他们经略河南,如按史实来算,应该尚有两年。
当然,在西游世界观中,相应的史实只能作为参考。
比如贞观一朝,原本只有二十三年,但崔判官硬是在生死簿上给李世民涂改一下,让他多做了十年皇帝……
杨庆一路且行且歌,逢城便入。
他有随心变化的本事,甚么路引文书,轻易便能搞定。
这日下午,他打马进入宛县,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其中一个名叫吴汉,是县里的亭长,平时最喜结交好汉,家里还养了几个门客。
他见杨庆气质不凡,又驾着良马,配了宝剑,便以为他是剑侠一类的人物,顿时就起了结交的心思。
这时的宛城相当繁华,吴汉就在某家酒店的二楼,对杨庆拱手道:
“好汉,好汉,今日秋风甚紧,不如上来喝杯热酒?”
杨庆笑道:“那就承蒙老兄款待了!”
说罢,径至酒店门口,把鞭子交给小二,让他代为泊马,随后登梯上楼,与那汉子共饮。
“在下姓吴名汉,忝为县中一亭长,平日最喜结交好汉,故此冒昧相邀。未请教兄弟尊姓大名?”
宛县亭长吴汉?
这人莫非是云台二十八将排名第二的那位吴汉?
杨庆心说有趣,回礼道:
“在下姓杨名庆,乃是无名小卒,今得兄台看重,不胜感激之至。”
吴汉确实没听过杨庆,但天下之大,能人异士简直就如过江之鲫,他没听说过的太多了。
所以并不慢怠,不但亲自倒了杯好酒,还笑着恭维道:
“杨兄如此年轻,却能单人独剑,行走江湖,实在领我佩服不已。”
说罢,举起酒杯,要和杨庆对饮。
杨庆并没有拒绝,而是喝干这杯米酒,接着笑问道:
“我观吴兄上应天星,乃是非常之人。今值天下大乱,不知你有何打算?”
宛县此时乃是重镇,目前还在朝廷手里。
放在以往,没人敢在这里乱说话。
但如今,绿林军、赤眉军先后起事,朝廷非但不能镇压,反被他们慢慢壮大。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新莽政权乃是兔子尾巴——长不了了。
所以,市井小民的怪话,也就越发没人管了。
吴汉奇道:“杨兄莫非是修行之人,不然,何以看出我上应天星?”
汉光武帝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之中,你小子排行老二,后世民间传说中,就把你对应天上二十八宿之一的亢金龙……这不就是上应天星?
杨庆不答,反而露出一个高深莫测的微笑,继续剧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