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天到那里,在那张餐桌上吃了阿文妈妈做的饭,到后来,她们无数次地坐在桌子两边,准备做饭、吃饭、吃零食、看节目、骂男人、对他人评头论足、八卦、聊作业、聊感情婚姻、骂男人。哦好像说了两次骂男人,不过这样比例才对。
围桌发生过许多次高谈阔论,或妙语连珠或慷慨激昂。伊莎贝不止一次想到古希腊文明那自由思辨的氛围,自己仿若先贤哲人在世。
以至于离开的头一天,看着灯光下那张餐桌,阿文感慨:唉,咱俩在这桌上说了多少男人的坏话啊。咱定个十年之约吧,十年后再一起回来,在这桌上再骂一回男人。
没想到这优良传统一路保持到国内,只要对坐桌子两端,话题就围着男人转不停。
好比现在。本意是出来换换脑子,还是解起了情感难题。
伊莎贝继续启发,“如果你现在是个做新闻的,你只有一个urce信息来源,就是他。你觉得这样可能公正吗?偏听则暗啊。再说,一个从18岁就离开家独自在北京上学的女生,你也知道她现在在中国日报做编辑。怎么可能像他说的,是个一点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的二百五?”
阿文又绕回来最开始那个问题,“那你说我该怎么办啊?我也知道,现在早已经过了我给自己定的一年之期。可是,就在我一条条删那些动态的时候,一想到要退场,我的心,我真的很难受,觉得我做不到你说我该怎么办?”
伊莎贝叹口气,决定把她的情绪都掸开,不畏浮云遮望眼,不让她继续被情绪和白面瓜牵着鼻子走了。“咱们简化一下,摆在你面前的其实没什么选择,就两条路。第一条,继续死磕。第二条,转身离开。对吧?”
“嗯。”
“那我们来分析一下各自的pros&as。利弊”
多年历练,伊莎贝说来就来。没有白板和马克笔,就拿刚做好美甲的手指头在桌上比划,“继续死磕的pros利是你不用现在离开,暂时不用面对痛苦。ns弊是你不知道能维持到什么时候,他媳妇儿还会不会回来闹,也不知道结局会不会和现在不一样。对吧?”
阿文跟上趟儿,补充,“还有我不知道自己的耐心还能坚持多久。”
“很好。转身离开里面,还有几种scenario场景…”
是的,像她走之前阿文做的一样,这会儿由她来预演各种scenario场景。
操心着另一个人生命里可能发生的所有可能,就像两个人一起逛街试鞋子,拿不准的时候互相掌掌眼。意见我给,决定你做。
伊莎贝分析:“第一种,你真走了他真没来追,过段时间你也忘了他,一别两宽,这种最好。第二种,你走了他没来追,过段时间你还是没忘了他,回头来找他,这就有点被动了”
这时苦主站出来坚定答道:“这种情况,我觉得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好。那第三种,你走了他来追你,这个时候他都来了,必然已是做好和你在一起的准备了。再不济你也掌握主动权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