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陈兵东北,可杨广并没有刻意征兵。现在这么征集府兵,甚至要打破府兵的限制,临时扩军,对各大门阀势力范围人力资源产生重大冲击。
当然中央财政的负担也极重。可这么多年,杨广主抓的就是财政,大隋的经济活力空前绝后,钱才是杨广最凌厉的武器。
傅采林进洛阳造成的轰动远不是侯希白和跋锋寒比武能比拟的,甚至杨公宝库的热度也比不了。也许只有方年东西突厥同时入洛阳可比。
而且傅采林入洛阳直接涉及未来东亚的局势,一旦开战,周边国家没人能置身事外。
石之轩偷偷回来了,不敢以西突厥国师的身份出现,那样很可能触发大家都紧绷的神经。但他不能不回来,他也是一个可以左右局势的人。
不过石之轩有一个好处,到了洛阳,不用隐藏自己,恢复裴矩的身份,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出现在杨广面前。
裴矩单独见杨广,说话没有任何顾忌:“陛下,打高句丽需要西突厥怎么配合?”
杨广道:“傅采林来就是替高句丽王服软,只是看他是否会信守诺言。”
裴矩不解。
灭高句丽是早就定好的国策,杨广要的也根本就不是高句丽臣服,而是要消灭。
杨广到底还在等什么?
裴矩道:“以傅采林的地位高句丽王也不敢让他毁诺,只是如果高句丽王真来了,陛下要放过高句丽吗?”
杨广没有回答,反而问道:“如果你是高句丽王,你敢来吗?”
裴矩道:“按臣的本意是坚决不来的,宁可打仗,也不能来。可是如果让傅采林说话不算数,那后果说不定更差。”
杨广敲着桌子,喃喃道:“傅采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裴矩道:“臣不了解傅采林,但说他一诺千金绝不为过,甚至比生死还重。”
杨广道:“是啊。怎么才能既不让傅采林失信,又能不来呢?”
裴矩想了想,道:“如果他们一直在打仗,就不用来了。”
傅采林的承诺是战争结束就来。那战争一直不结束,当然就不用来了。
杨广笑道:“那傅采林岂不是一直要留在大隋?高句丽这位大宗师不是等于没有了吗?”
裴矩摇头道:“傅采林只要活着,无论在哪,对高句丽人都是巨大的精神支撑,他在高句丽也是深居简出,不会随便见人。”
杨广点头道:“是啊。”
这也是杨广一直隐藏宁道奇死讯的原因。
杨广道:“高句丽有本事和新罗打成拉锯战,可后面还有一个倭国,面对倭国他还有这样的信心吗?”
倭国是大隋想打高句丽的马前卒,这是人所共知的事。
以裴矩的才华也并不认可杨广这么使用倭国。
大隋对倭国的投入,足够大隋灭高句丽几个来回了。
但不认同,裴矩也知道倭国如今的境地都是被杨广逼的,不管情愿不情愿,倭国都必须一直打下去。
新罗是扛不住的,没有高句丽的背刺也扛不住。
新罗之后就是高句丽。
杨广的设计异于常人,但也足以让人看清前路。
杨广不提倭国,只是道:“当dtz攻打高句丽时,西突厥不要威胁dtz就够了。”
:()武侠穿越从寻秦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