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我儿阿飞,有剑圣之姿 > 第171章 李园中的那些二代们(第2页)

第171章 李园中的那些二代们(第2页)

大明如今的城池中,虽说依然还存在大量木屋,可那种六七层高的钢筋混凝土楼房,也在一座座拔地而起。

至于超过十层的大厦,目前普通城池暂时还没必要。

毕竟大明人口尚不足两亿,依旧处于地广人稀的状态,无需依靠大厦类建筑来缓解土地压力。

唯有京师和汾阳,以及一些一线城市,因人口过多,倒是修建了一些二三十层的大厦,省出大量土地。

河北这边的建筑行业,基本掌握在金钱帮手中。

他们从官府房地产司拿工程,然后负责修建,可以说上官金虹就是河北最大的包工头。

房地产目前还是朝廷自己掌控,由朱记商会替朝廷卖房,民间资本只能涉足建筑行业,建房子卖没他们的份。

最大的原因在于,懂得专业土木工程的人才全都在朝廷,民间也没有谁懂得钢筋混凝土大楼的设计。

或许是这个时代的人,骨子里就喜欢高处,因此在房地产刚刚兴起时,权贵阶层有条件的,基本都买了一套高层商品房。

站在落地窗前俯瞰城市,一种当今之世,谁主沉浮,世界尽在脚下的豪迈气概与博大胸怀,便会油然而生。

这是权贵们最喜欢的感觉。

京师最高的建筑,共有三十六层的“腾龙大厦”,整个顶层便属于朱祐樘。

当然,他登记的名字,却是当年朱见深给他起的江湖化名——龙吟风。

三十五层只有两套房,分别属于内阁首辅汪直和晋国公世子、当朝国舅李慕白。

李慕白那些姨娘生的弟弟妹妹,都只能称公子小姐,只有他才是世子。

别的地方还没什么,京师这地界,以紫禁城为中心,方圆八里之内,是没有高层建筑的,这是为了皇帝和皇室成员的隐私及安全。

要是紫禁城外不远处就有超过二十层的建筑,那别有用心之人,只需派一个狙击手,到楼顶架一杆狙击步枪,岂不就能肆意狙杀皇室成员?

汾阳的工厂和朱府也是一样的道理,这些重要所在的周围,都不可能修建高层建筑。

不过那些权贵也就是图个新鲜,赶个时髦,并不会在大厦长住。

更多住商品房的,还是平民百姓,或者那些老房子被拆掉,朝廷赔偿房子的人家。

毕竟这大厦中的商品房,最大的也就四室一厅,并不适合家仆成群的权贵人家。

……

唐小倩换下了那一身奢华高调至极的华服,身上乱七八糟的暗器,则是全部被丢掉。

现在的唐小倩,内着保暖内衣裤和白色毛衣,外面套一件长款咖啡色呢子大衣。

下身是一条黑色涤纶纤维长裤,这种材质后世有一个俗称,叫“的确良”,脚下则是一双黑色平底长筒皮靴。

作为江湖女子,她自然不会穿那影响身法的高跟鞋。

头上精美的头饰被全部卸掉,只用松紧带发箍在脑后绑了个马尾。

这样的唐小倩,少了几分贵气,却显得清爽利落,只是那骨子里的媚,却是任何穿着打扮都难以掩藏的。

回到客栈后,三人吃过晚饭,又去三楼的酒吧喝了会儿酒,闲聊一番,也算是互相增进一下了解。

这个时代的酒吧,基本都是清酒吧,还没有那种放着重金属摇滚乐,整个酒吧内犹如群魔乱舞的景象。

音乐当然也有,不过都是类似萨克斯、小提琴之类比较轻柔的乐器。

想要寻乐子的人不会来酒吧,而是去由青楼娼窑转变而来的夜总会,或者由勾栏瓦舍转变而来的剧场。

时间终究太短,想要发展某些方面,就得放弃某些方面。

因此像电影、电视、卡拉OK之类的产物,目前大明尚未出现。

娱乐行业也没有得到发展,戏子和舞姬歌姬,依旧属于下九流行业。

所谓的夜总会和剧场,也属于换汤不换药,依旧是以前青楼娼窑,勾栏瓦舍那些项目,只是稍作转变后,更方便官府管理。

……

在李慕白一行于大同休息过夜时,林仙儿却连夜驾车走国道返回了太原。

她开的是一辆并非她名下的轿车,在路上就超了金狮镖局的车,比他们提前一个多小时回到太原。

如今大明早已取消宵禁制度,因为已经没必要,城门也二十四小时打开,林仙儿回到太原时,刚过晚上十一点,街上依旧热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