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 第330章 这条线是强者用来约束自己的4k(第4页)

第330章 这条线是强者用来约束自己的4k(第4页)

但是长年累月的大战下来,即便是富裕如大唐,库房里也没有余粮啊!

无论任何一个朝廷,都不能保证自己能够永远处在鼎盛时期。

唐代完成统一之后,虽然也在不断对外扩张,但府兵的授田一直无法保证(敦煌出土文书中大把应授百亩、实授二十亩的例子)。

之后别说授田,就连抚恤金逐渐拖欠,后面就干脆直接不给了,府兵的战斗力自然就跟着锐减。

没钱没田,谁还卖命啊。

府兵制运行到了后期,不仅仅是兵穷,连将也穷。

一开始,那些将领还不敢明目张胆的喝兵血。

但是能够做到将领的,头脑还是有的。

其中一些人很快便是发现了制度漏洞,开始大发横财。

这个漏洞就是那些阵亡将士的兵器。

毕竟一场大战打下来,兵器丢的到处都是,而且主人们都战死了。

又有谁知道这兵器、战马是谁的?

起先时,这些兵器和马匹也就全都交给了这些将领支配,倒也没人注意。

可渐渐地,便有一些缺德的将领逐渐发现。

自己手下兵士死得越多,好处就越多。

对他们而言,一场战争最好的结果就是获得惨胜。

这样一来,朝廷既能够给他们封赏,他们能够捡回来的兵器和战马也多。

至于如何套现获利。

之前说了,刘伯温指出府兵制最大的问题就是府兵制的兵员,是要自备马匹、武器这些东西的。

这些缺德的将领们正好把他们捡回来的兵器、马匹重新卖给新兵。

这样一来不就是正好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产业链了吗?

简直了不是。

一时间,缺德的将领们都开始大发战争财。

可时间久了,下面那些士兵也不是傻子。

我辛辛苦苦过来替朝廷戍边,想着找长官买点兵器。

结果买到手的竟然是自己二大爷、三大舅的遗物。

换成谁是这个新兵,谁心里也好受不了!

就这种情况,还打什么仗啊。

府兵制的基础是很强封建性的军事地主阶层。

隋唐以来不断扩大府兵兵源的副作用是,一般的自耕农阶层根本无法承担府兵的巨大支出。

这也是府兵制淘汰的原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