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绍把黄玉送走,回到了营帐内,脸色阴沉了下来。
他第一次召集手下将领训话,耿介川刚刚那么做,很显然是在打击他的威信。
这就好比领导第一天上任,哪怕说的是错的,也不能当面质疑,而是先应下来。
怎么也得给领导留点面子。
这个道理耿介川不可能不懂,但是耿介川偏偏还是那么说了。
但是当时他也不好发作,不让真闹起来,耿介川不给他留面子,袁文绍也没办法因为这点事对他怎么样,最后丢脸的还是他。
不过他若是什么都不做,接下来底下的人还不知道怎么想呢。
袁文绍思来想去,一时间也没想到收拾耿介川的办法。
倒不是说没办法。
要是真想收拾,肯定是有办法的。
毕竟他才是后军统帅,是耿介川上司,鸡蛋里挑骨头,找他麻烦还是可以的。
但是这样罚的根本不重,也太过刻意了。
袁文绍需要的是能堂堂正正收拾他,别人还挑不出毛病来的机会。
就在袁文绍想让秦理派人盯着耿介川的时候,秦理走了进来,行礼道:“侯爷,郑副都督求见。”
袁文绍一怔,说道:“让他进来。”
“是。”
秦理退了下去,不一会郑武走了进来。
“末将参见都督。”郑武行礼道。
袁文绍摆了摆手,笑道:“坐下说。”
“谢都督。”
郑武拱手一礼,坐了下来。
“不知小郑将军来,所为何事?”袁文绍问道。
郑武拱手道:“都督,末将虽然以前练过兵,但是在练兵方面多有欠缺,如今都督让我掌管四万大军的训练,末将甚是惶恐,生怕愧对都督信任。”
“呵呵,小郑将军出身名门,能力本侯是信的过的,你只管放手去做就行了。”袁文绍笑道。
人和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说起来郑武马上就要成为官家的连襟,桓王的姑父了。
身份不比耿介川高多了。
但是人家就比耿介川会做人。
当然了,袁文绍没有自大到觉得郑武是来向他表忠心的。
郑家世代忠良,如今更是成了外戚,自然忠心于官家。
“都督谬赞了,末将以前多次听英国公夸赞都督练兵有方,想请都督指点一二。”郑武说道。
“哈哈,英国公谬赞了,回头我把练兵之法给你一份,你看看用的上就用,用不上就算了。”袁文绍笑道。
郑武闻言一愣,对于他们这种将门来说,练兵之法和兵书都是不传之秘。
别看袁文绍以前训练过禁军,但是那些禁军对学来的训练之法都秘而不宣。
一些出身低微的将领说什么熟读兵书,其实看的都是史书罢了。
历史上关羽喜欢读《春秋》,就是因为里面记载了很多战争纪实。
真正的兵书都掌握在将门手里,外面根本没有。
即便如今有了印刷术,兵书也没地方买。
这些都是将门赖以生存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