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边和北边不都想暗搓搓想弄无人机搞侦查嘛,那干脆就让兔子先搞出来好了。
就是可惜她化工不行,不然弄些新式材料,直接组装几个多功能的无人机跑到边境去溜溜,或者直接搞个「新鲜」武器,绝对物美价廉且好使!
想到这里,南曼其实心里是憋了火气的。不过她也明白,这都是后话,眼下最重要的是顺利实验。
第127章
◎一更◎
此时讨论爆炸实验的人,其实不光只有南曼与叶结,基地其他的科研人员同样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世界上有核国家就那几个,但这几个国家第一回爆炸实验透露的信息却是全都不一样的。
米国那边最早,对辐射问题最早是遮遮掩掩的,毛熊紧跟其后,算是种花家了解的最清楚的一家,毛熊应该是知道辐射问题,也想尽了办法去解决,可还是有上千人被辐射。
约翰牛最神,爆炸时指挥官压根不知道有「辐射」这件事,所有参与人员傻乎乎在那里排排站,后果可想而知。
高卢鸡那边没啥参考意义,因为他家第一回爆炸压根没收集数据,大概是被约翰牛的操作搞怕了,第一回爆炸真就只是听了个响。
后两个的参考价值对种花家来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我觉得我们可以尝试全新的引爆方式。”一位四十岁上下的科研人员,戴着厚厚的眼镜,靠在炉子旁边和杜东明一起烤着土豆。
他们俩其实也不是很清楚辐射问题带来的后果有多严重,虽然知道引爆后会有辐射,可大家都没有经历过,所以也谈不上多害怕辐射问题。
之所以今天聚在一起,单纯就是在想用什么方式引爆方便收集更多的数据。
如果是直接在地上引爆,那么很难收集数据。毕竟就算没有辐射问题,光爆炸带来的冲击也挺要命的,仪器设备说不准还没用就玩完了。
“什么方式?”
杜东明是搞动力研究的,对方是搞自动控制系统研究的,二者关系就普通四肢和大脑,必须相互协调配合,两人因为住一个屋子,所以还是挺有话聊的。
“让武器在半空中爆炸,不落地,这样能减少地面设备受到的冲击,还能减少辐射对土地的污染冯度。”
这个想法他一直在琢磨,可有一点还没想透,那就是怎么控制炸弹不落地前准时爆炸。
这中间万一出错了,那可是要出大事的。
“空投做不到那么精准吧?”
搞动力研究的杜东明很清楚,这时候的降落伞哪怕是??降落开伞也做不到太精准,更何况是搞无人开伞的爆炸实验。
手里的烤土豆有些烫嘴,杜东明呲牙咧嘴的随口道:“要不建议大家伙儿搭个架子?”
说者无心,听者却当了真,对面的人听到杜东明的话,一下就愣住了。
对啊,所以说他们干嘛不搭个架子去引爆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