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互相认识的过程就少了几分尴尬,多了几分轻松。
尤其是在听到南曼在来02号项目前是在童教授那个微波通信技术研究里也是骨干成员,孟宪那眼睛都快冒绿光了。
“南曼。都不是外人,说说你这个设计吧。”可能是怕听到自己不想听的话,叶结很快就把控了会议节奏。
“哦,好的。”可能是因为发现自己要「说服」的人里有童教授,南曼此时已经全无心理负担。
“我之前跟着童教授学习电磁波研究时,做过一点基础了解,知道常规雷达大多都采用脉冲式雷达……”
开场白合理设置好了前提,自己学的东西都是跟童教授这里来的。
“一般工作原理是就是雷达发射电磁波,通过目标反射来发现和判定目标性质,我发现构造大致分为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和计算装置构成,这其实和微波通信装置的概念非常相似。”
搞过微波通信设备研究且成果突出。
所以一下子会弄懂这个也不稀奇吧?
看着童教授故意摆出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南曼就知道自己这个说法是对的,教授明显是打算给她「背书」的。
确认了这一点后,南曼在讲解自己的理念时胆子就更大了。
“以前我和童教授讨论过,常规雷达的原理,却想不透气象雷达的区别。直到最近我才琢磨明白,它应该是利用电磁波与物体之间的反射,来探测云层和降水的天气现象。”
“那么它的构造大致上也差不多是发射、接收和计算三部分。从本质上讲,雷达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其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使用的波段和计算方式。”
“计算方式好解决,最难的点是调整波段技术。如果调整波段就必须改变天线大小,换句话来说,这需要一种新的天线。”
说到这里,南曼把自己的构思画在了办公室旁边的黑板上。
而南曼恰好也对天线有过研究,这要多亏童教授当初带她去苏城研究的那个项目,刚好就是研究多种天线用途的实验。
“学以致用,看来最近这段时间没闲着啊……”童教授意味深长的看了自己学生一眼,而后面笑了起来,看样子是很满意自己学生的表现。
看着画在黑板上的图,又想起昨晚看到的那些计算公式,徐文斌老同志看向南曼的眼光带着无法掩饰的一种喜悦与激动。
“后生可畏呀!”
“迁舟,你带出来的这么好的学生,干嘛要藏着掖着?”早知道他们a大就这么个好苗子,启动雷达的项目研究时早就去挖人了好吧?
“小同志,有没有兴趣到我们雷达项目里工作啊?”像这种人才就应该放到专属位置上去,都能自己研究气象雷达的了,怎么看都不应该放在这里「埋没」了。
“给我打住吧,你要是再说没边的话,我就把人带回去,雷达你们自己研究去吧。”叶结没好气地瞥了孟宪一眼,他们南曼研究员懂得研究多了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