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通过烟草这见效最快的来提高税收,然后反哺各行各业。
在如此的形势下,徐庆哪能招收到不抽烟的工人。
还有就是,抽烟算是这年头,最流行的交际手段。
两个人不认识,初次见面,递根烟,一瞧同一个牌子,这就有个共同话题
何况,这些年,国内每年都推出不同品牌的香烟,种类之多,可谓是五花八门。
电视和报纸,广播内也总介绍,宣传。
就连说相声的文化工作者,在演出中,也进行普及。
时代的趋势是如此,抛开好坏暂且不论,但对于刚结束变天,急需发展经济的80年的国家来说,绝对是有利的。
马静红先出的大院,徐庆给丰铭说了两句话,才推着摩托车,朝大院外出去。
天气晴朗,二大妈跟两个儿媳妇,坐在院里,各自洗着媳妇。
徐鸿志穿着军绿色的外套,戴着一顶小军帽,拎着铝制水壶,一边往身上挎,一边从屋里追了出来,不顾跟在身后黏着的马小军,跑到徐庆身边道:
“爸,我今儿想跟您去肉联厂,我想去喂猪。”
徐鸿志挺着小身板,将挎在身上的水壶,斜扭在腰间,一脸期许地看向自个父亲。
马小军站在一旁,咧着嘴道:“小姨夫,我也想跟鸿志哥一块去。”
这时,马解放也走来,抬手按在儿子马小军的脑袋瓜上道:
“你昨晚上不是说要跟你鸿志哥今天一块写作业嘛,想跟着你小姨夫去肉联厂,你先问问你妈,看她同不同意。”
马小军顿时垮着脸,低着头,用手揉着鼻子不说话。
徐庆笑了笑,转身朝鸿志道:“你也别去了,小军找你一起写作业,你就在家呆着,今天你三叔搬回来,闲的没事就帮你三叔和你三婶抹桌子去。”
徐鸿志苦着脸哦了一声,歪头看向马小军,搂着肩膀,摇头晃脑地朝屋里回去。
马解放舔着入秋后有点干裂的嘴角道:
“庆子哥,你下午早点回来,丰铭今天搬回你们院,咱们怎么着也得好好喝一场。”
徐庆嗯声着点了点头,推着摩托车,站在院里和马解放又简单聊了几句后,便出大院,在胡同里跨坐在摩托车上,朝胡同口出去。
下午四点多,徐庆就提前回了城,朝大院回。
在胡同口时,遇上了刘海中的俩儿子。
刘光天和刘光福对他点了下头,算是打招呼。
徐庆放慢车速,也点了点头。
不是一路人,徐庆跟他们兄弟俩,没啥可聊的。
刘光天和刘光福俩人也心里清楚。
就他们目前的处境,还不足以跟徐庆平起平坐,更没叫板的资格。
毕竟阎解成三兄弟的事,还历历在目。
他们哪敢招惹,况且今天丰铭搬回了大院。
刘光天再是刺儿头,但眼力见儿还是有的。
刘光福打小就唯唯诺诺的,性子随刘海中,见自个二哥不说话,也就跟着不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