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宝扇记 > 第147章 第147章(第1页)

第147章 第147章(第1页)

谢宝扇在宫外流连一日,她去过蹴鞠场地,也到茶楼看过蹴鞠艺人表演,直到宫门要落匙,进宝催促几遍,谢宝扇方才带人回宫。

隔了几日,谢宝扇从自己的私库里拨出三千两银子,着人修缮城西的蹴鞠场,朝臣们见她一时关心起城西的蹴鞠场,不免还议论了几句,不过横竖不是动用国库的银子,也便无人对此有异议。

倒是谢宝扇的亲妹妹,原信国公府的谢宝镜成为摄政王的妾室,着实叫人说了几日闲话。

那日在宫里,有不少诰命夫人在场,传闻皇太后和摄政王有私情,若非如此,又怎会惹得摄政王妃徐绮儿不顾体面,当众让皇太后下不了台呢。

当然,此事涉及皇室的体面,各家私下闲聊,并不敢拿到台面上说。

与此同时,远在宁波的李善在登船前,收到一封来自京城的密信,李善看过之后,满脸不悦,“王妃的手,真是越伸越长了。”

一旁的姜桦不以为然,他一本正经的说道,“殿下,你不是喜欢皇太后么,依属下来看,既然得不到皇太后,王妃把她妹妹抬进门来服侍殿下,也挺不错的。”

李善阴阳怪气的笑了一声,盯着姜桦,若不是他还有些用处,他现在就把这人踢下海。

姜桦默默把脸扭到一边,前方就是一片汪洋大海,还是少惹王爷为妙,他是旱鸭子,要是被丢下水,许是要做这海上亡魂。

他们所站的地方是一处码头,码头上泊着几艘不大不小的船,几个打着赤膊的工人正在往船上装卸货物,这些工人手脚麻利,不大一会儿,船上就堆得满满当当。

这时,有个身着长衫的中年男子朝着李善走来,他向李善回道,“殿下,船要扬帆了。”

说话的男子举止斯文,像是个书生,却又长相黝黑,一看便是长年在海上漂泊的人。

李善带着姜桦准备上船,那男子犹豫片刻,追问,“殿下身份尊贵,海上凶险,稍不当心,说不得就会丢掉性命,你当真要跟着我们出海?”

在大邺朝,李善是权倾朝野的摄政王,但在海外,这层身份就不那么好用,何况李善是微服出巡,真出了事,朝廷就是想要派人来救,也鞭长莫及,万一李善在他手上出了事,他一家老小吃不了兜着走。

李善笑了笑,说道,“陈东家,我既然来到这里,无论如何也要到海外去瞧瞧你们是怎么和人谈生意的。”

说来也巧,站在李善面前的人,正是谢宝扇的那个从未谋面的大姐夫陈寅亮。

原信国公府的长女谢宝琴,早年嫁到宁波,只因是远家,自嫁人后,就从没回娘家省亲,陈寅亮出身商贾,自幼天资聪颖,在读书上很有天分,陈父见此,将他过继给同族的一个老秀才,那陈寅亮果然不负众望,一路考学入仕,搭上岳父的人脉,可谓前途一片光明,可惜前几年信国公府坏了事,陈寅亮受到牵连,也被革去官革,好在保住了性命,便索性回到生父身边,帮着打理家族生意。

大邺朝最负盛名的两大造船世家,其中就有宁波陈家,只不过陈寅亮这一支是旁枝,陈家除了造船,还干着出海走私的买卖,这在宁波本地,几乎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李善此行,是要跟着陈寅亮出海,亲眼去看看海外的贸易市场。

陈寅亮劝不住李善,只得带他登船,待到所有人上船,十几艘小船纷纷离岸,用于出海的大船停在更远处的海上,只有那样的大船,才能经得住海上的风浪。

这些日子,谢宝扇三不五时微服出宫,前朝有些大臣们听闻谢宝扇迷上蹴鞠,少不得要暗骂她一声不务正业,倒是有些本来就不服气谢宝扇干政的朝臣,巴不得她把心思放在别处,最好能离开宣政殿。

端午节一过,天气渐渐变得炎热,珊瑚回到京城,她略微休整几日,就进宫来向谢宝扇请安。

那珊瑚一走就是几个月,整个人又黑又瘦,谢宝扇心知她在外头定然吃了不少苦头,问道,“春耕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了?”

春耕是大事,谢宝扇历来十分重视,珊瑚自然不敢马虎,她道,“我瞧着庄子上都安置好了,这才回京。”

谢宝扇对她很放心,说道,“你受累了。”

珊瑚笑道,“为娘娘做事,不累。”

主仆二人问侯几句,珊瑚犹豫片刻,说道,“娘娘,听说三姑娘回京了。”

谢宝扇低头吃茶,闻言抬头看她一眼,说道,“她进了摄政王府,想攀着摄政王,好把那边的一家子弄回京城来呢。”

珊瑚摇头叹气,她道,“娘娘还是心软了,要是让三姑娘嫁出门子,就没今日这回事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