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告完军情以后,探子才从怀中取出一则信笺呈递上去,拱手称:“启禀吴侯,此信乃是孙皎将军联名军中诸将一同表奏于您的。”
此话一落,孙权内心深处顿时沉了下来。
前线这是发生何事了?
竟然会引起诸将一齐联名上书。
他接过书信后便迅速打开查阅了起来,越看脸色间就无疑是愈发阴沉。
直至看完,他心下表情已是有所变化。
这信自然就是孙皎将近段时间陆逊接任后屡战屡败,损兵折将以及不顾孙桓及其麾下部曲的安危,执意放箭射杀的种种情况如实禀明。
这些消息任谁看了都会红温。
更别提,陆逊还是先前吕蒙竭力推举之将,孙权更是担忧其军威不显无法慑服诸将特意差人将自己的佩剑送了过去。
可没想到,陆逊这一战竟然是指挥得如此拉跨。
足以用丑陋来形容。
这如何不令孙权不怒?
特别是就众将联名上书,显然陆逊已经是引起了军中兵将的不满,要是在让其担任主将怕是会影响军心士气。
孙权稍作思索,决议派遣老将韩当启程奔赴陆口代替陆逊接管兵将驻守,然后差人去命令陆逊回返柴桑复命。
得到使命,韩当虽不知发生了何变故,但主上之令他也没有丝毫的犹豫迅速放下手中的事务就乘船逆江而上。
很快,韩当便抵达了陆口大营。
他立即拿出了孙权的委任状换下了陆逊,接管军众。
随后,也有人让来奉命护送陆逊回返柴桑。
由于这一战的表现太过于恶劣,早已引起军中不满情绪。
对于陆逊被撤职查办,并未有任何人求情。
而这事对陆逊而言,表情淡然,并未有丝毫的狐疑。
从他先前执意要射杀孙桓及其麾下战俘来保全陆口大营起,他就已经预料到了今日。
纵然是孙权能够理解他的大局意识,可为了平息军中诸将的怒火,他被撤职也是板上钉钉的事。
故而陆逊此番也十分平静的领命回返。
这则军情也很快被安插于陆口周边暗中刺探消息的荆州军斥候所得知然后回报了公安。
当庞统听闻到陆逊被撤职的消息后,面色扬起一抹笑容,“此番用孙桓做挡箭牌虽然并未攻取陆口,达成此番的计划。”
“但陆逊被撤职,也算是小小的收获了。”
他暗自沉吟一番,面露笑意。
……
柴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