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村事件已经被媒体大肆报道出来。甚至包括最后那次爆炸中,有一名消防员被炸伤的事也在第一时间就上了新闻。几分钟前金正伦还给康彦明打来了电话,说是无论如何也要保住那名消防员的命和腿。此刻,见张易这么坚持,康彦明终究是默许了。这么多人都在看着,网络上舆论的发酵,网民们对这位消防员的关注无形之中都给了协和医院很大压力。所以,此时此刻,只能让张易上场。因为只有他才能让所有人安心。当然,这也让康彦明想到一个致命的问题。万一……万一哪天张易不在协和医院了怎么办?甚至说……那些外国的医院真用超高薪将张易给挖走了怎么办?不行不行!想到这康彦明就头皮发麻!张易可是个宝贝,绝对不能被挖走!如果是国内的其他医院那还能接受,但绝对不能被国外的给挖走。想了想,康彦明转身进了电梯,他准备去找金正伦聊聊。手术室里。烧伤科和骨外科的医生齐聚一堂。就等着手术室门口站着的那位最为年轻的医生发号施令。只见张易抬手走了进来:“报告一下生命体征。”“bp10872hg,p110次分,r22次分,pao288hg,pa238hg。”了然后张易便开始分配工作。“烧伤科处理后背部的伤口,骨外科的跟我一起处理腿部。”众人点了点头立刻开始清创。一名骨外科的医生却突然问道:“张老师,这人腿这么严重咱们好像还没做检查吧?万一里面骨折了怎么办?”张易头也不抬的道:“我在车上的时候检查过了,没有骨折,直接清创吧。”言简意赅的一句话却充满力量。一股让人不得不相信他的力量!那几名骨外科的医生不禁暗暗咋舌。张易是怎么检查的?被炸的这么烂的腿他怎么知道没有骨折??用眼睛看出来的?还是用手摸出来的啊?!?怀着好奇又惊讶的心情,手术室里的大家渐渐忙碌了起来。清创是个简单却又繁杂的工作,尤其是烧伤后的清创。深度烧伤的皮肤有大面积损坏甚至还有坏死组织,这些地方都是细菌非常喜爱的繁殖场所。有研究表明,烧伤6小时后创面上就会出现大量的细菌繁殖,并开始侵入皮下组织。伤后8小时细菌就会侵入淋巴系统;伤后5天以内,每克烧伤组织细菌数量可高达103~105以上;伤后1周,烧伤痂下每克组织菌量大于108者,约达11%;第2周可上升为55%;第3周可高达75%。所以越快处理创面,细菌残留繁殖的可能性就越小。哪怕是在休克期,只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保证体液平衡,也可以做清除手术。这样,患者出现全身感染的可能性也会越小。(烧伤患者一旦全身感染死亡率非常高)清创的过程中张易处理的很小心,因为他是一边洗一边在观察。比如左腿上被炸伤的位置缺了哪一根神经哪一丛血管。如果缺失太多能不能在身体其他地方截一截补过来?补过来的血管或神经成活率高吗?很多问题在张易脑海中一一闪过。这个手术他给自己的要求是必须成功!患者是个年仅21岁的小伙子,这么年轻,作为医生肯定要尽全力保住他的腿。而且他还是个消防员啊。看到熊熊烈火人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快速跑开,但消防员们却一往无前!只有他们在冒着生命危险往火堆里冲,在烈火中出生入死。这是个让人敬佩的职业!是他们用自己的安危守护了这一方平安。所以哪怕张易自己已经快三十个小时没合眼了,他也要来做这个手术。在几人合力清洗了三遍之后,创面才总算开始清晰起来。一条没有太多脂肪的小腿。本来应该嫣红的肌肉组织此时颜色已经变成淡粉色,创面的皮肤不翼而飞,边缘还有被火烧伤的痕迹。中间那些糊作一团的组织里夹杂着些许如同蜘蛛网一般的血管丛,正趴在小腿上,不仔细分辨还真是不好确定这腿上到底缺的是哪一块肌肉哪一根神经。就在众人犯难之时,张易那让人心安的声音突然传来:“腓肠肌和比目鱼肌都伤到了,缺损面积不大,我尽量缝合。另外,胫神经和腓肠外侧皮神经估计也没了,还有血管,其他几个细的静脉血管不太好处理,先解决缺失的那根大一点的小隐静脉吧。”“今天就先清创,背部也一定要记得要将损坏的或者有坏死苗头的全部清理干净。”压住诧异的心思,众人齐齐点头。张易果然牛逼啊。,!他们还在懵逼想着怎么区分缺失的组织,他倒是直接就说出来了。佩服,实在佩服!此时,手术已经过去了三个多小时。腿上的清创因为有张易所以速度比较快,但背部面积大,再加上又是其他医生在操作。张易看了他们一眼,估摸着这手术最少得五个小时起步了。哎!不过还好他还撑得住。再坚持坚持,等这个手术结束他就补觉。就在这时,系统久违的声音突然响起:【熬夜、疲劳、长时间不休息的危害有:】【肥胖、头痛、免疫力下降、激素紊乱、皮肤变差、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甚至是心梗猝死等。】张易:……好家伙。你这是在关心我还是咒我??而且我休息不也是在模拟手术室里做手术或者做实验吗?没事~我再坚持坚持。这个患者比较重要,等结束了我在休息。说完这句后,系统果然就没再出声了。手术室里,手术继续。因为是张易主刀的缘故,协和其他人也非常放心。而由于网络上新闻媒体的发酵,急诊大门口此时已经吸引来了不少媒体记者。张易本就是全民瞩目的名医。再加上这次爆炸事件唯一一名被炸伤的消防员还是他主刀。网友们充满信心的同时也分外关注此次事件。一个个媒体记者争先恐后的想要来协和这拿到最新消息。院长办公室里。康彦明和金正伦此时正站在办公室的玻璃窗前望着楼下急诊大门口的那批记者。:()从急诊科医生到最强全职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