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山走了进去,屋内门窗紧闭,透光窗棂的光照在殷衢的半边脸上,张福山仿佛看见他脸上似悲似喜的神色。
然而当殷衢站起来时,张福山觉得自己方才看错了。
圣上依旧是喜怒不形于色的,让人看不出半分情绪。
殷衢伸出手指,抽出一张纸来,扬起手。
张福山走上前去,接了过来,只见上面赫然写着的是顾家灭门案的事情。
殷衢问道:“你看出了什么?”
张福山凝神一看,没有看出什么端倪。
然后他瞳孔一缩,看到了上面所记载的日期。
张福山失声道:“这是……长乐公主出生的日子。”
他想到了宫中隐约关于长乐公主身世的流言,一下子联想到了一些骇人的东西。
张福山想都没想,开口道:“若公主不是公主,陛下可以顺利成章地将她留在宫里……”
殷衢深藏心中的心事,作为贴身太监的张福山当然是知道的。
先前,这是禁忌,是不详。
于是张福山也理所当然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张福山激动之时,忽地看到了殷衢的神情。
他拧着眉,面色沉凝。
却像是面对着难解的天机:“若这是明鸾的身世,朕倒不知道,是否该让她知晓。”
应当徐徐图之、徐徐图之……
张福山屏息等待天子的决断,沉吟半晌,殷衢终于说道:“此事,暂且压下,一切事项,勿要让公主知晓。”
殷衢将张福山手上的纸张抽了出来,他低垂着眼睛,在沉思着,手指微微用力,将那薄薄的纸张一点一点压成一个纸团。
他追寻已久的真相……就快水落石出了。
他果然没有错。
无需再背负什么枷锁。
张福山俯首称是,低头的时候,似乎看见织青金袖襕中,殷衢的手指隐没其中,微微颤抖着。
殷明鸾身世一事暂且按下不提,宋吉对卫陵的监视忽然间有了进展。
宋吉对殷衢禀报:“就在昨天,有人和卫陵接触,只是他逃入人群中,属下无能,没有辨认出。”
殷衢拧着眉心:“继续探,恐怕这几日就会有动静。”
卫陵坐在凉亭里,已经是冬月,他却在漏风的亭子里一动不动。也许只有冷意能让他理清思绪。
般若教的人找到了他,如同恶鬼一般再次威胁他义父义母的命。
他说殷衢已然对他有了戒备,根本不能下手,郭常却狞笑道:“你可以见到殷明鸾吧?”
“选一个,殷明鸾的性命,或者你义父义母的性命。”
“你手不沾血,如何能够为我们做事呢?殷明鸾的性命,就是你的投名状。”
卫陵握紧了手中的剑柄,眼神狠得发亮。
转眼已是隆冬季节,卫陵忽然邀殷明鸾出门。
殷衢沉沉看着殷明鸾,脸上流露出不认同的神色。
殷明鸾穿着毛茸茸的狐裘斗篷,衬得整个人粉雕玉琢,唇红齿白。她头上点缀着些许绒花,看起来暖和又俏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