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淼说好,然后躺在床上继续望天。
她对一切都失去了感知,没有感情的活着。在这里,没有感情地活着,就是最好的活着。
在方晶嫁人的第二天,方淼带着行李也离开了荔树村,出去打工了。
与余灵不一样的是,她每年还会回来一次,有时候是年中,有时候是过年。
而余灵始终没有回来过。
彼时的余灵已经开始闪闪发亮,珍珠离开淤泥便会露出最夺目的光,余灵长相好脑袋聪明,性格冷但不傲,追求者众多,她却潜心学习和挣钱。
直到余灵研究生毕业的暑假,她终于得空,回了一趟荔树村。
距离她离开已经七年,荔树村还是那个荔树村,村口的榕树依然在,只是水泥路铺进村口,只用再走一截土路。
这里没有几个人在住了。
打工热潮影响下,村里能动的人都出去干活,留下几个老人看家,村子里死气沉沉。
当年困了她许多年的地方,如今再回来已经物是人非,她去自己家看了一眼,门前堆着很多柴,料想余家人许多年都没有回来过了。
在京城上学的这些年,她寄过一些钱回家,但从未想过回来看。
如今再看,有一种一切看开的感觉,已经快想不起来以前挣扎得多痛苦了。
循着记忆中的路,她往方淼的家里走去。
这条路她走过很多遍,风里雨里,她都去敲响过一个少女的窗,看少女从窗边露出笑颜,满脸真挚。
方淼家的大门也仍然堆着一堆柴堵住大门,余灵没管,往旁边的小路拐进方淼的窗边。
她现在穿着干净精致的衣服,穿着一双昂贵的平底皮鞋,走在当初穿着洗得泛白的衣服和鞋子的路上,竟然与从前有了相似的心境。
紧张感重叠,一下将她拉回七年前的时候。
她走到窗前,抬起手指,轻轻敲响了窗。
当然不会有人开窗,18岁的少女早已不知去留,但她发现窗户有些松动,于是用手撬动,竟然把窗户从外面打开了。
里面的家具布置与记忆中一模一样,仿佛下一秒就有个声音喊她:“你来啦!”
蒙尘的床上放着一本蒙尘的书,熟悉的封面,是《外国诗歌精选》。
外边起风了,穿过空旷的原野,一路奔来,只为翻开一页书籍。
没有扉页的《外国诗歌精选》,被撕掉的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