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 第379章 招贤纳士(第2页)

第379章 招贤纳士(第2页)

即便笔下没有片刻停留,很快便答完了第一道题,颜异皱紧的眉头,也丝毫没有松缓的趋势······

同一时间,在考场更靠里一些的位置,主父偃也同样做完了第一道题。

和颜异一样,主父偃也从这第一道考题当中,看出了当今天子胜对法家,或者说对律法的重视。

但和颜异那眉头紧锁,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不同:在迅速完成第一道题之后,主父偃只又扫了第一道题一眼,便迅速将注意力放在了第二道题上。

——和出身名门,随便找个熟人举荐就有官做,从来都不曾为温饱发愁的颜异不同:主父偃的出身,可谓是颇有些‘微寒’。

与如今汉室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所选择的黄老、儒、法等诸学不同,主父偃最早的学术选择,是在如今汉室极为小众的长短纵横术。

在百十年前,纵横家曾出现苏秦、张仪那样的战略家、外交家,游与列国之间,单凭口舌之力,不费一兵一卒,便为自己所效忠的国家获取大片土地、无数城池。

但到了如今汉室,到了这个统一政权,纵横家所擅长的一切,似乎都失去了用武之地。

今时不同往日~

在宗周之时,周天子威仪不在,诸侯列国彼此纷争不休,周室能做的,也不过是见风使舵,在夹缝中求生存。

但在如今的汉室,关东各国之间别说是伐谋伐交了,但凡往来密切了一点,便会立刻找来长安的御史!

尤其是在吴楚之乱过后,诸侯藩王之间的往来,更处于长安朝堂的密切关注之中。

甚至就连临江王刘荣、河间王刘德这种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如今也是‘非重大事务绝不书信往来’的状态。

内部如此,外部,也并没有纵横家一展宏图的土壤。

——对南越,或者说是岭南百越,汉家采取的是熬老头战术。

极尽可能得稳住岭南,只等那秦龙川令、如今的南越王赵佗咽气,再让如今质于长安的王太孙回去即位,并通过温和的手段,解决岭南的问题。

至于北方,那就更不用说了。

外交?

交个卵!

汉匈双方之间,不是打就是干!

什么伐谋伐交,什么巧舌如簧,都比不上一具强弩、一杆长枪来的实在。

尤其是在当今即位,并成为自有汉以来,第一位明确拒绝匈奴人的请求、拒绝和亲的汉天子之后,汉匈双方之间的茅盾,也已肉眼可见的朝着‘不死不休’的方向飞速狂奔。

所以,预感到纵横之术已经没有了施展天地,主父偃也曾尝试调转门庭,去研究《易》和《春秋》。

只是之后,主父偃‘周游列国’,却实在没能融入任何一个文人圈子。

或许是因为主父偃,历来就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

或许是主父偃出身贫寒,即便有学识来撑起气质,也很难掩盖身上的‘穷酸’气。

又或许,正如那首已经被主父偃,深深刻入脑海中的童谣所说的那样······

“主父偃,治纵横,言长短,出名门。”

“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长短不能合,大小不能制······”

“哼!”

“待我出人头地,再与尔等小儿算账!”

咬紧牙,绷起脸,主父偃很快就开始飞舞着笔墨,为第二道考题写下自己的答案。

曾几何时,纵横家们空若悬河,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

今虽事已境迁,但总有一些东西,还是被纵横家的后人继承了下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