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夜的,要去找吗?
街坊们心里又记挂起了玲玲,但他们不知道前男友家究竟在哪,于是一个看一个的,互相对视,又把目光转移到徐嫂子身上。
徐嫂子捏紧拳头,“我想去找,现在也没别的线索,过去看看说不定能找到呢。”
阎立当机立断:“一起去,胡同里有自行车的小伙子都跟我一起去,多个人多一分力气。”
“那咱们都去得了,万一那家人不肯放玲玲出来,咱们多少还能撑个场面!”曹大妈的嗓子那叫一个高。
一时间大家都应了声儿,年纪大的回家看孩子,剩下的都去,有车的骑着自行车,后面坐着人,大概五六辆车浩浩荡荡的就从胡同口出去了。
阎立骑着车走在最前面,林敏君坐在后面,手上打着手电筒给前方照明。
偶尔看一眼后面,胡同里的热心小伙子们一个个骑的气喘吁吁,头上冒汗,愣是没有一个人说要回头。
怎么说呢,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好处和坏处,几十年以后大家都住在高楼大厦,都不知道对面邻居是谁。
在林敏君的记忆里,那时候可很少有一喊就能出来找人的街坊啦。
也不知道骑车走了多长时间,从天黑走到天亮,从市区走到城郊,逐渐看不见百货大楼和电影院之类的建筑了,路边能看见的只有农田、数不尽的农田,矮矮的房屋。
走到一个村口,这时候天已经完全亮了,村里人蹲在家门口刷牙,纳闷的看着这么一群人。
徐嫂子腿软的跳下自行车,左右看了看,“就是这了,以前我跟他们家里人见过一次。”
她指着一个方向说,“往这边走,我记得是个小平房。”
果然是个很偏远的地方,还没通路了,村里看着还没有合作社,估计条件不咋好。
不过村里人倒是很热情,正这么说话的时候,有人跑过来问情况,“同志,你们这么一群人是来干啥的,不是土匪吧?”
“老乡,你见过大白天来的土匪吗?”曹大妈笑着说:“我们是来找人的,你知不知道这村里姓钱的一家住在哪?”
“村里只有两户姓钱的,外地逃荒过来的,你们找哪个?”
“有儿子的一家,儿子还找了个城里对象的。”曹大妈毫不犹豫的说。
这老乡立刻指了个方向,“就在那,顺着这条路走到头,再拐个弯就到了。”
大家便顺着老乡指的路找过去,在道路尽头看见一个小房子,一间黄土胚造的房子,外带一个小厨房,有个年青男人蹲在门口,手上拿个树枝在嘴里捣来捣去。
这就是玲玲的前对象,那个前男友了。
徐嫂子一路颠过来,腿软的跟面条似的,但她第一个冲上去,正准备问问这孩子有没有看见过闺女。
话还没说出口,那男人看见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走过来,再一看前面打头的是徐嫂子,他就跟个兔子一样警觉,撒腿就要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