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老泪纵横!
何雨柱开年后,就开始忙着建筑材料的事情。领导动动嘴,下面跑断腿。从古至今的职场都是如此。
也幸好,老李虽然没帮忙协调,却也介绍了不少这方面的熟人给何雨柱。
老李这样做,自然有他的打算。马上再过一两年,农场场长就要到点退休了。
其实现在的农场对于老李来说,并不是什么重要疆域。前几年是物资紧张,所以抓着农场养殖场的李副厂长,能凭着两者的产出,替他换到不少资源,还可以拉关系。
但随着灾荒的过去,现在的农场已经没有那么重要。又不是栽的人参果,那些大人物哪里会缺?
而农场集体性质就注定了它的生产成本不会比去市场上采购价格低,甚至是略高一些。这就很鸡肋了,基本上就是厂子里花钱补贴着农场的工人们。
但一来是大企业本就是如此,不管重不重要,都是建立容易裁撤难。那么多靠这个养家糊口的工人,不是说撤就能撤的。
二来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万一哪天再来一场灾荒呢?有个农场也等于加了一层保险。
就是如此,虽然不重要,但老李也没想着放手。
但在一把手的问题上,就让老李很为难了。
级别在那儿,就比老李低一级。安排个车间主任过去,不说人家会不会管理。就是这鸡肋的性质,也让人家感觉是发配。
要是换个别有用心的人上去,老李又防不住。农场可不是在办公楼边上,这要是个如崔大可那样的人上去,一两年就得给他搬空了。
老李可不想在这关键的时候,弄脏自己的羽毛。
职场还是什么场,都说是考察制,其实说白了就是举荐制。谁推上去的人,出了成绩,是你有眼光。出了问题,一个识人不明的帽子是躲不掉的。
这也是原剧里,为什么刘海中与许大茂,都是有权力,却没有相应的级别。
不然,许大茂要真是副主任,凭老李开个厂委会,就能一撸到底?
做梦呢?
当然,现在老李是对何雨柱是相当满意的。不然也不可能在酒桌上,跟何雨柱南易有那样的交谈。
说白了,就是把两人当自己人了。
让何雨柱去找正所长,既是一次试探,也是对何雨柱的调教。
老李是要人帮他守住江山,可不是想做保姆。
何雨柱要真是除了做饭,其他什么都不会。就是两人关系再好,老李也不会用他。
现在的何雨柱,就像得到了一个新玩具。忙碌着,充实着,连媳妇生产都差点没赶上。
又生了个男孩,这下可把何雨柱难住了。还是惯性的思维,何雨柱前世就何晓一个儿子。
今世生大儿子的时候,娄小娥问他名字,他就脱口而出说道就叫何晓。倒是把娄小娥感动的不行!
第二个闺女,也是顺着何晓叫下来的,叫何晓琪,被娄小娥留在了香港。本来想把两个孩子全留在那边的,何雨柱担心的是两年后的那场风,对娄小娥说的自然是那边教育条件好。结果何晓不乐意,也只能作罢。
这第三个孩子,取名就难住了两口子。
何晓这时正是鸡飞狗跳的年纪,看到自家弟弟这么丑,随口说道:“就叫何晓丑吧!不好看,太不好看了。”
于是熊孩子自然受到了父亲爱的教育,毛栗子两枚。
身为父母,谁都想给自家孩子取个震天地,惊古今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