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坏人想喝他的清河酒?
不给,不给,就是不给。
安荔浓又想翻白眼了,你就不能想得更宽广一点?想得更长远一些?例如鬼子对你的酒爱之如命,一日不喝就吃不好睡不下,即使贵出天际也要咬咬牙买买买。你能用更少的酒赚更多的外汇为国家发展做贡献。
好像也可以。傻蛋点点头,贵十倍,一百倍。哼。让他们猖狂,就要让他们连酒都喝不起。
小荔枝,可以的吧?
安荔浓疑惑的皱起眉头,你没有听过顾爷爷给大人们上课吗?安荔浓知道,虽然顾敬业和陈东山等人主要是教村里人写字,但也会教大家其他的。
陈东山是农业专业,只要讲种田。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条件里种出更多的粮食?如何花更少的时间种更好的粮食?
以前,村里人一天到晚都耗费在田里伺候庄稼,但收成却不高。
虽然有祖辈传下来的经验,但成果总是不如人意。种了一辈子的田,却一直吃不饱,养活不了自己和家人。
他们会种田吗?
答案是肯定的,会。他们种了一辈子的田地。
但是,他们真的会吗?
怀疑。因为收益不好。即使付出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心血,收益依然不好。
为什么会这样?
不知道。
他们不知道如何改进,如何改变,如何让田里的粮食出产更高。
他们无奈,他们迷惘。
直到安荔浓把陈东山请来,让他教大家种田。
也是这时,大家才知道,原来种田还有这么多道道。仅仅是育苗就有无数需要注意的点,原来种田也有这么多学问,原来种田也是一门功课。
一年过去,大家尝到了甜头,就更信任陈东山,跟着他有粮收,也更愿意听他的意见。
至于以前祖辈传下来的经验?
统统还给老祖宗了。
从现在开始,他们要科学种田。
因为陈东山带来的好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所以大家对他的尊重和信任也是明晃晃的。
相对于陈东山,顾敬业所教的知识就更广泛一些。其实,在教认字之外,顾敬业主要是给大家讲故事,和做生意有关的小故事。
因为考虑到村里人的知识和见识的问题,顾敬业是用本地的大白话说的,直白易懂,一听就明白。
安荔浓很佩服大家的语言天赋。
顾敬业和陈东山等人说的本地化比安荔浓还要更好,更地道。
特别是顾敬业,一口顺溜的本地化,不认识他的人还以为他就是本地人。本地人说话偏柔,自带卷舌,好像村里老大娘做的糯米糖,甜糯糯的。
很少有外地人能把本地话说得想顾敬业一样顺正地道。
因为顾敬业说话有意思,即使他说的东西没有明眼能看到的好处,村里人也喜欢听他讲课,听他讲故事。
平时,安荔浓的小伙伴们也很喜欢顾敬业。所以,安荔浓很奇怪,为什么傻蛋会对≈lso;赚外汇≈rso;一事这么白目?
虽然现在还是计划经济,但安荔浓和顾敬业都相信这时暂时的。
计划经济当然有它存在的意义,这是不能否认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计划经济必然会跟不上人民的生活需求,然后市场经济应运而生,这也是不可阻挡的。
所以,安荔浓让顾敬业给大人们≈lso;讲故事≈rso;。
提前学习,在市场经济来临的时候,大家就能敏锐的发现时机,然后抓住机会,创造第一批财富。
机会就那么多,谁能率先抓住谁就能脱颖而出。
与其说顾敬业在给大家讲故事,不如说他在教大家如何发现机会,抓住机会,创造机会。只是,因为时代思想的限制,此时的大家并没有想太多,也不知道顾敬业和安荔浓的≈lso;未雨绸缪≈rso;。
等到将来,先一步富裕起来的人再回想今天,都感激顾敬业的用心教导,也感谢安荔浓的费心安排。
但现在,安荔浓发现小伙伴傻蛋明显是听课不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