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来看的话,这三条控告有些站不住脚。所谓的证据和分析,有很大的主观因素。更像是一场不怎么高明的办公室政治。】
只是可惜,上天又给他开了一个玩笑。
【其实到这里也是不难理解,毕竟是一个外人,而且他还不想李斯那样的平民,韩非可是韩国的贵族啊。在当时一统大业在即的情况下,确实不能去信任或者重用一个外国的贵族。
“姚贾:呜呜呜大王你看看我吧,他们都是跟你假好,我才是和你真好。”
他怀疑姚贾就是想狐假虎威,想借助秦王的权势为自己谋得利益和声望,并不是真心为秦国考虑的。
《战国策》中记载,燕、代、吴、楚四国联合起来准备要对付秦国。秦王知道后,急忙召集大臣们商讨应对的良策。
(弹幕:)“你别说,怎么有种男绿茶内味儿了。”
虽然你成功了,还得到了老板的赏识,但我就是要批评你的做法,你的计策就是没有我计划的好!
也许有朋友也觉得韩非这么做不应该,秦王不重用你,你也不至于当面污蔑人家吧,这存在感刷的有些不合道义吧。
我看了你的文章后想见你想的发疯,为了见你一面我甚至派出军队攻打你的国家,在得到你后我也高兴的要命,可我就是不信任你,也不重用你。哎?就是玩儿!】
姚贾此人出身不高且劣迹斑斑,行为不端,韩非认为这样的人是不能参与到国家大事当中的。
第二,姚贾在四国之间游走,是“以王之权,国之宝,外自交于诸侯”,借助大王您的权力给自己铺路。
可是政哥,你不信任他不重用他,你把他放走不久完了吗?你干嘛又把人家拴在身边关起来啊?!难道就是为了看到他开心吗?韩非这边可是苦苦等待一直得不到回应啊,本以为是伯牙遇子期,没想到到头来竟是铜雀锁春深。
第三。姚贾出身低微,是“世监门子”,就是个看大门的。而且还是是“梁之大盗、赵之逐臣”。这么一个劣迹斑斑的人,大王你要是任用他的话,让其他的臣子该怎么看呢?】
“秦王悦之,未信用。”
秦嬴政:“你这女子你懂什么?!韩非可是韩国的公子,是王室的人,朕当时作为秦国的国君,又怎敢轻易信任一个外人呢?!”
秦王见到韩非之后非常高兴,可是却不信任也不重用他。
那就是李斯和姚贾。李斯是因为他心里非常清楚韩非有着经天纬地之才,韩非的存在对李斯的政治地位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一山不容二虎,在秦国政治的舞台上,法家代表人物只能有一个。
而姚贾的仇恨值呢,则是韩非自己刷上来的。
公元前230年,姚贾刚从秦王宫离开回到自己的宅邸,就看到了天幕上的女子正在声泪俱下的演绎自己是如何抱着秦王的大腿表忠心。
“你胡说!到底是谁这么传出去的?!”
他刚刚分明是有理有据,分析的条条是道。是用自己的才华和口才说服了大王!
才不是抱着大腿哭!
“我堂堂男子汉大丈夫,怎么可能会哭!说!你是不是韩非的人,又开始来诬陷我了?!真是卑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