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生的话音还未落下,苏城就如同受到暴击,愣在原地震惊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来辽东寻找商机,与其说是找生意上的门路,不如说是找个将来可以押上全部身家的赌注!
辽东现在风云多变,将来谁会成为这片土地甚至是北方的雄主,谁都没办法预料,但是这一次豪赌只要押对了,就意味着将来会有数之不尽的财富滚滚而来。
他手头的资源很多,但是来了辽东许久,一直苦于没有门路,契丹人贪婪,只会索要,女真人却是跟他们南方的。。。。。。
兰州城外,风雪愈发凛冽,天地之间仿佛只剩无尽的苍茫。耶律延禧率领五千铁骑,昼夜兼程,终于在第七日再次抵达兰州城下。城头之上,守军望见燕王亲至,士气顿时高涨,纷纷高呼“燕王归来!”声震云霄。
耶律延禧策马上前,目光如炬,望向远方西夏残部的大营。旌旗猎猎,战鼓声隐隐传来,敌军显然已做好攻城准备。
“传令各营,就地扎营,明日一早,出兵迎敌!”他沉声下令。
众将齐声应命,迅速布置营地。夜幕降临,兰州城外篝火点点,士卒们枕戈待旦,只待明日一战。
翌日清晨,天色未明,耶律延禧便已披挂上阵,率军出营,直扑西夏大营。
西夏残部由李乾顺之弟李乾嵬所率,兵力约有两万余人,皆是党项精锐。他们趁宋军主力北调之际,意图趁虚而入,夺回失地,与女真遥相呼应。
耶律延禧深知此战不容有失,若让西夏占据兰州,不仅会切断大同关与京城的联系,更将动摇整个西北防线。因此,他亲率铁骑,率先冲入敌阵。
两军交锋,杀声震天。耶律延禧身披重甲,手持长枪,所向披靡,宋军士气高涨,奋勇杀敌。
李乾嵬见耶律延禧亲至,大惊失色,连忙调兵遣将,试图稳住阵脚。然而,宋军士气正盛,攻势如潮,西夏军节节败退。
战至正午,西夏军阵已现溃势。耶律延禧见状,立刻下令全军压上,发起最后攻势。
“杀!”他一声令下,五千铁骑如狂风骤雨般冲入敌阵,彻底击溃西夏军防线。
李乾嵬见大势已去,只得率残部仓皇逃窜,退往河西走廊方向。
耶律延禧并未追击,而是下令收兵,整顿战场。此战,宋军大胜,斩敌三千余级,俘虏五千余人,缴获战马、军械无数。
夜幕降临,兰州城头灯火通明,百姓纷纷出城迎接燕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耶律延禧登上城楼,远眺北方,心中却并未因胜利而轻松。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传令下去,即刻修书一封,命快马送往大同关。”他沉声吩咐,“另,命人加强兰州城防,以防西夏残部反扑。”
一名亲卫拱手应命,立刻去办。
耶律延禧站在城头,望着远方,思绪万千。自他投宋以来,征战四方,屡立战功,然朝堂之上,仍有人对他心存疑虑。如今女真大军压境,西夏蠢蠢欲动,若不能尽快平定边疆,恐怕整个大宋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耶律兄。”一道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耶律延禧回头,见是岳飞,神色凝重。
“你怎么来了?”耶律延禧问道。
岳飞拱手道:“我奉陛下之命,率三千禁军前来支援兰州。听闻你已击溃西夏残部,特来相告。”
耶律延禧点头:“辛苦你了。如今西夏虽退,但仍未彻底剿灭,你可率军驻守兰州,以防万一。”
岳飞应道:“末将遵命。”
耶律延禧沉吟片刻,又道:“我打算返回大同关,继续与女真周旋。你若有意,可随我一同前往。”
岳飞毫不犹豫地答道:“末将愿随燕王出征!”
耶律延禧微微一笑:“有你相助,我便更无后顾之忧了。”
次日清晨,耶律延禧留下岳飞驻守兰州,自己则率领五千骑兵,再度踏上归程,返回大同关。
风雪之中,他的身影渐行渐远,仿佛一道孤傲的剪影,消失在天地之间。
而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战争的阴影仍在蔓延,命运的齿轮已然转动。
属于他们的时代,才真正进入最激烈的篇章。
与此同时,大同关方向战况愈发激烈。
完颜阿骨打在得知耶律延禧率军西进后,立刻再度发动猛攻,意图趁虚而入。
高烈率军死守,城墙几度被破,皆被其拼死夺回。然而,兵力已不足千人,粮草亦将耗尽,形势岌岌可危。
就在此时,远方尘土飞扬,号角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