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俩月里,韶俊策和卞氏通信数封,将儿女的婚事定下。辽东的婚俗,新人在正式拜堂成亲之前不得接触,接亲也要由男方兄弟替代。韶言韶容年纪太小,于情于理这事都得由韶言来。韶俊策又想起,霍且非先前建议他让韶言做媒,当时他还觉得不妥,现在一想好像也没有更合适的人选。
这样也省事,
下聘和接亲不用跑两趟。
事不宜迟,韶俊策下令,让韶言即刻带人去卞氏下聘。
韶言:啊?
但这事没法拒绝,好像真得他来。
韶氏的聘礼厚重,他兄长韶景又上了头,恨不得把韶氏搬空博美人一笑。眼瞅着车队越来越长,韶言很是无奈。
临行之前,韶耀又闹起来。
“我为什么不能去?我不是大哥的兄弟吗?”
“你还太小了。”
“我不小了!”
这边韶耀闹别扭,那边韶容也凑过来。他比韶耀听话得多,并没有无理取闹,只是小心翼翼地问:“我能和二哥三哥一起去吗?”
这事韶言说了不算。
他俩一个九岁,一个十一岁,确实不小了。韶言和韶耀差不多大的年纪,背井离乡远赴千里之外寄人篱下讨生活,韶俊策和池清芷也没怜惜他年纪小呀。
韶耀韶容不敢磨父母,都跑来磨韶景和韶言。韶景被他们磨的没办法,就答应了他们。
只是苦了韶言,一路上还要照顾两个弟弟。
兄弟三个穿大红衣裳,胸前扎一朵大红花,实在是过于喜庆。
韶清乐见了,笑得前仰后合。
“不是你们这一路都这副打扮啊。”
他这时无比庆幸韶清橙是去做赘婿,不然作为兄弟,他也逃不了。
左瞧瞧,右看看。韶言平日很少穿颜色鲜艳的衣裳,正红色极为衬他。韶清乐帮他正了正胸前的大红花,忍不住感叹:“不知道的还以为要成亲的是你。”
“这话可不能
乱说。”韶言无奈道。
天气渐渐回暖了,冬天的厚重棉衣也都换下,大家的身子都轻快不少。父亲母亲还有兄长和妹妹都来为韶言送行,妹妹头上戴着绒花,肉嘟嘟一张小脸,太可爱了。
韶言忍不住逗她:“想和哥哥们一起去吗?”
妹妹看看他,又看了看另外两个哥哥,摇摇头:“走那么远的路,我才不要遭罪呢。”她做了个鬼脸,“真以为我和他们两个一样傻啊!”
韶耀听了这话不干了,身子一扭就要来薅妹妹扎好的辫子。
池清芷把他按住了。
“好啦好啦,你和妹妹计较什么。你把她头发弄乱了,她哭起来你哄吗?”
她帮韶耀整理衣领。
“路上记得听你二哥的话,也别忘了照顾弟弟。”
她说着,抬头瞥了韶言一眼。
韶言笑了一下,轻轻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