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着腰了,陈以南扶着背站起来。
空中落雪,飘飘洒洒,四周很安静,她左右看看,除了头牛没人理她,只得近前几步去看路牌。
这一看不得了,陈以南差点眼珠脱框。
路牌抬头刻着一行字:【诸葛田庄】
下面分成三叉。
一叉写着【要找机甲人,左拐三百里投奔诸侯】;
一叉写着【要找机械师,右拐五百里,滚去许昌】
最后一叉指向前方,延伸向小工厂,【电焊场在前,量产标准机甲,欢迎各位选购】
陈以南:“……”
我反手就是一个好家伙,合着三个指向,只有一个顶用。
离电焊场还有点远,陈以南左右看看,找不着交通工具,最后和老黄牛来了一次亲密对视。
老牛:“……”
三分钟后——
陈以南骑在牛身上,夹着老哥的翘牛臀,提着一捆枯草在前面勾引着,慢悠悠往电焊场走。
老黄牛:“……”
我真的不是人,但你是真的狗。
电焊场近在眼前。
空旷厂房,铁皮箱子,修的再简单不过了,要不是蜀地风不大,这破烂屋子一阵八级风就能给掀翻,也没个门锁。
陈以南骑着牛走进去,看着这一条条简单的流水线履带,上面运着一块块零件,个个一模一样,最后在厂房转一圈,拼装成一个奇丑无比的小机器人。
陈以南神色古怪:“……”
她翻身下牛,将履带剥开来看看,惊讶发现,这玩意儿竟然和复活区履带的构造大差不差,随后一阵触电感传出,陈以南啪的弹开手,痛嘶出声。
好家伙,连预警方式都一样。
你说吧,小履带,你是谁造的。
之前是谁屁股沉,蹲在复活履带旁边看半天不起来的?
高仿·诸葛村夫造·生产流水线:“……”
站在中央,纵观整座电焊场,陈以南忽然有了种想给诸葛亮写万言书的冲动。
我的老天鹅。
这小小电焊场,就是工业批量生产流水线的雏形啊。
当今机甲大多是一模子一件,像那方天画戟、青龙偃月,端的是精巧无双,却也耗工费时。如果能运用流水线投入生产,令其大批量产出,哪怕只能做出黄金级机甲的110质量,也是划时代的壮举了。
这东西要是铺开来,以量充质,必然是生产力大变革啊!
能推动整个时代的工业发展,撒丫子狂奔那种!
但陈以南并不清楚诸葛亮有没有想到这一步。
光看这小厂子,只觉得他可能是懒,不想拼装简单的机甲,又或者是推演阵型训练厮杀时,造些小模型做兵阵,来的方便。
敲敲光脑,“脑哥,我看出来了,第二把是三顾茅庐。”
“问题是,这里是诸葛亮的厂子不是诸葛亮的房子,我到哪儿找人去啊。”
缸中之脑:“阿弥陀佛,施主稍安勿躁。”
陈以南:“……”
“屙n,你现在系统语言又改传教了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