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庶子科举日常 > 第136章(第1页)

第136章(第1页)

宋知意凝神思考片时,最后写下“先聚后散”这四个字。因为宋知远去了北关,所以宋知意在备考研习边关事务时,最先学的就是北虏之事,印象也最为深刻。

兵,当然是要聚的。宋知理在凉州受关多年,宋知意读到他家书中提及大小战役就不下数十场,更别说实际在北关发生的了。北虏来犯,若不聚兵而防,哪里还有大周现在的安稳生活。

可聚兵不能久聚,应当聚精兵,对北虏一击即中,就像题目中所说的“益兵以穷治”。至于为何不能久聚,就涉及到大周现在的一项士兵制度了。

大周现在实行的是“世兵制”。所谓世兵制,就是军士们一边参加生产劳动,一边要保家卫国,亦兵亦农。士兵不但能通过屯田这一手段养活自己,还能向国家缴纳“屯田子粒”,这样一来,守城士兵的供给也有了保障。国家不必为养兵作专门的财政拨款,军饷供应对国家来说也并不是负担。

然为何这道策问题会对费粮饷之给有此一问呢?那自然是因为这一政策在落实方面遇到了问题。现在大周的世兵制,有大量逃亡的卫所士兵和大批被“占役”的军士,国家不得不重新募兵养兵,财政支出也是水涨船高。[2]

要聚兵,但不能久聚兵,久聚兵,对大周的国家财政是一种挑战。且北虏久不破,军费粮饷就会日趋增多。所以,宋知意认为,破北虏,需聚精兵,一击破,之后再散兵。虽说散兵,但也并不是毫无作为。正如他在长梦

==============

宋知意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梦里,他变回了那个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小孩子,他的亲长轻贱他,姊妹鄙夷他,只有一个人,不问缘由,愿意对他给予一点友善。后来他把自己装成一个傻子,那人还是对他一样好,给他答疑解惑,从没有瞧不起他。再后来,他终于如愿以偿踏上科举路,能跟那人肩并肩同行,一晃就是好多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