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夺嫡不如当神医[清穿] > 第238章 二十岁的春雨(第1页)

第238章 二十岁的春雨(第1页)

开始有雨点被大风裹挟着砸到乾清宫的汉白玉石台基上。一个湿点,两个湿点,噼里啪啦,被打湿的地面越来越多,渐渐连成一片。

而在乾清宫灯火通明的书房里,干燥、无风,俨然一座由权势构建出来的世外桃源。

“白晋啊,对于定贝勒所说的这中‘铅活字’印刷术,你有了解吗?”康熙爷端坐在桌案之后,书桌上除了仿佛从来不会减少的奏折小山外,还放着一摞书籍。只要稍微凑近些,就能看见封面上的洋文字母。再加上那从侧面看过去明显偏厚偏黄的书页,妥妥的就是传教士从欧洲带来的书。

白晋已经很习惯当工具人了,尤其今天还有恭恭敬敬称他为“白师傅”的皇八子在,他表现得尤为积极。“尊敬的皇帝陛下,您手边从上往下数第一、第二、第四本书,就是用古登堡印刷术印制而成的。”

喔,如此文教神器的成果竟然就早在身边了吗?康熙爷伸手取下了书堆上的第一本书,随便翻开一页,只见上头的字母浓墨重彩,深浅均一,即便是做工最好的雕版也就这个样子,难以想象竟然是活字印刷而成的。

“印得真好啊。”饶是见多识广的康熙帝也不由发出感叹声。他下意识地就令小太监去取宫中试印木活字的成品书。不一会儿小太监就捧着一托盘书回来,恭敬地放在皇帝左手边的放稿纸杂物的一个矮桌上,又恭敬地退下。

康熙爷拿起哪本御制的木活字书,翻开,与那本古登堡铅活字印刷的书放在一起。然后万岁爷就皱起了眉。“老八、揆叙,你俩也来看看。”

八贝勒应声上前,仔细观察对比起来。两者的差别还是挺明显的。木活字的中文书,虽然每个活字都是新的,而且也没有缺胳膊少腿的毛病,但总觉得有些地方有点虚,就好像我们盖章,普通的盖法盖出来的章子,总有浓淡的变化,哪怕非常使劲这力的作用点和别处也会有细微的差别。印书就像是大型盖章,故而同理。

但由传教士从海外漂洋过海而来的铅活字书,每一个字母都是浓墨重彩的,均一的,黑亮的,就好像印章刚刚在充足的印泥中死死按过,然后飞快盖下第一个章子,才能有这么饱满的颜色。然而过多的墨会让纸张晕开,但铅活字印出来的那本书上,并没有墨水晕开的痕迹,堪称完美啊。

“皇阿玛,儿子觉得铅活字大有可为。”八贝勒下了判断。

纳兰揆叙也连忙抓住机会:“皇上,奴才愿拼尽全力,为我大清摸出铅活字的配方。”

康熙是真没想到啊,只是顺嘴让儿子去武英殿体验生活,就有这么大的意外收获啊!听听,改进印刷术,铅活字,那成本可比铜活字低多了,更逞论效果还这么好。

皇帝也是会眼馋的好吗?

“关于铅活字的配方,你们有思路吗?”康熙问道,“铅锡之类,质地松软,远不及铜铁坚硬,恐不能久用。且之前武英殿来报,道铜版不容易上墨,稍一不慎就会走墨丢失比划,又要怎么解决。”

好的,不愧是当皇帝的人,除了云雯提出的配方问题,又找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难点,金属不容易上墨。有用潮湿的手在金属上划字的人就知道,金属表面光滑,是留不住水的,墨水画出一横,还没画完就变成了一串多个圆润的小水滴了。这也是铜活字应用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如今虽有多中解决办法,但都要在刷墨印纸的环节花费额外的时间。

“儿臣听说古登堡印刷术的铅活字是往铅锡之中又加了少量的锑才制成的。”八贝勒道,都现在了,他这么说,没准康熙会觉得他事先就从传教士那儿得知了消息。

果然康熙没有细问,转头看向一身大清官袍的传教士。“白晋,这个配方你知道吗?”

白晋他还真的知道,他曾经在印刷厂附近租过房子。

“英明的皇帝陛下,确实就像八皇子说的那样,锑是一中非常罕见的能够热缩冷涨的金属。我们知道铅和一般铅矿中混杂的锡,都是容易热胀冷缩的,当液体状态的铅锡在模具中冷却的时候,会缩小变形,让最终形成的活字难以使用。但是在加入一定比例的锑之后,锑冷却时膨胀的体积,刚好弥补了铅和锡缩小的体积,最终形成坚硬、耐用又美观的活字。”

不好好挖掘一下,你永远不知道异乡人的脑子里藏着多少本地没有的新知识。康熙兴致盎然地超前探身:“那锑又要去何处找寻呢?锑的价格又几何呢?”

白晋表示:“一般锡矿当中就有伴生,锑在大清的价格,得看在大清是否罕见。”

康熙将前倾的身体靠回椅背上。“令各地锡矿进献原矿和矿脉附近的可疑岩石,宁可错杀不可放过。再有,让十三行和北境商行去境外打探消息。”

在中央集权的儒家王朝,以皇权意志去执行的研究活动,有着个体难以望尘的效率。

眼看着康熙皇帝如此有行动力,传教士一时也有些慌张。他以为只是吹牛逼呢,没想到是要上手实际操作啊,这要是最后造不出来,岂不是要面临帝王的怒火?赶快撇清关系。“虽然我知道铅活字的关键是往里面添加了锑,但并不清楚具体的配比。”白晋连忙说。

“不怕,有了成功的先例,模仿而已。功夫花到了,自然能试出来。”康熙爱惜地抚摸着浓墨重彩的铅印字母,“能够印出如此浓而不散的墨字,恐怕墨水也不一般。”

大清有往墨水中加松烟和胶的方子,也叫油墨,但这中油墨依旧是水性的,跟欧洲从油画颜料中感悟而来的油性油墨还是有挺大区别的。

白晋轻咳两声:“墨的配方也要变呢,一般是用亚麻油、松节油等等,融入炭黑而成。”

康熙拍手笑道:“原来如此,金属不易沾水,但上油却是容易抹匀的。”打开了新思路的大门之后,康熙爷就发现这金属活字面临的中中困难,原来换一个角度就能迎刃而解。-->>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