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了指院子外正喜气洋洋坐上马车的一户人家。
“王寡妇还带着个孩子呢,人家都敢报逃难,自己找饭吃。你有手有脚的,凭啥在这死赖着?!老子跟你说,白来的饭可不是那么好吃的!”
正说着,他就见到长子熊大山从院
子外面走了进来,一脸的喜气洋洋。
“爹,二弟,户所那边说找到咱二叔家了!军爷让咱全家都过去户所,人家要跟咱问问情况!”
听他这样说,熊大伯“腾”地从地上站了起来,喜得两眼放光。
“可是当真!?找着了?!”
“当真当真!”
熊大山笑成了一朵花。
“说咱上次报了二叔的名和籍贯,人家就把这事儿报了上去,也不知咋找的,反正听说是有消息了!”
“现在让咱全家都去,看看能不能对得上。”
“去!去!大家都去!”
熊大伯一拍巴掌。
“咱正经的亲兄弟,咋能对不上!”
很快一群人呼呼啦啦到了军户所。
文书听了他们的来意,从身后的柜中取了卷册出来,翻了翻。
“你们家亲戚叫什么名字?”
“叫熊柱子,你是我亲兄弟。以前住在涿州二郎河附近的蒙牛屯,涿州打仗之后,便来了北边。”
他说话的时候,那年轻的文书便拿着根木炭笔在布帛册。
不,不,好像不是布帛,是比布帛还要薄的什么,上面满满地写着字。
熊大伯没上学学塾,所以看到能读写的兵丁格外羡慕。
边军的兵可真厉害,还会写字……这在他们老家,可是只有世家子弟才能学的玩意呢。
要是他家的娃也能有这样的本事就好了。
一开始只是隐约的羡慕,可随着投亲之旅的展开,这种羡慕逐渐膨胀,最终变成无法控制的渴望。
熊家人这才发现,原来传说中偏僻荒凉的边城,不知什么时候竟然变成了不亚于中原的繁华模样。
整齐的水泥房,衣着简单却质地厚实的普通人,壮实活泼的男娃女娃,以及空气中隐约弥漫的饭菜香。
乱世之中,这哪里还是什么苦寒贫瘠之地?这分明就是世外乐土!是即便在繁华似锦的中原,庶民们也不曾享受过的自由之地!
“爹,二叔家住的也太好了,比咱老家还宽绰。”
熊二山小声嘀咕道。
熊大伯没说话,担心说不羡慕那可是假的。
自家兄弟老实憨厚,混得也不甚出息,没想到老了老了竟然土鳖翻身,看这小院收拾得多齐整?!
熊二叔听说自家兄长才来投亲,
早早便带着家人在门口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