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名士堂怕不是谢家地吧?
转眼,张有财走过石桥,穿过石子路,到了小楼前。
门上,“名士居”三个字,笔走游龙,门下,从外向里,十来个面容妖娆的小娘子一字排开,举止雅静。
“奴家见过两位大人。”
小娘子声色清脆如黄鹂。
过了门,先是一道玄关,玄关处横着一条泉水,两个小娘子弯腰,以瓢舀出一汪清水,替谢容时和张有财净手。
接着,又有两个小娘子送上素帕,为他们拭手,素帕之柔,将沾上张有财的手,他就知道是桑丝。
此时,张有财
已经确信,这间名士堂是谢家产业,若不是,小小勾栏,绝不可能拿得出桑丝手绢为客人拭手。
绕过玄关,楼中别有洞天。
张有财抬眸,目光扫过厅中贵客,这一扫,他看到了礼部尚书王怀瑾,清河崔氏长子崔大郎,称病在家的易章,以及朝中好些个从三品的官员。
谢容时一边引着张有财往楼上走,一边细声细气地解释:“今日名士楼格外热闹,因为春试将至,各地的才子纷至沓来。”
张有财低眉,再望厅堂。
堂中不少朝臣,但更多得是学子,这些学子无不穿着上好的衣裳,显然,他们来自各州郡的门阀。
世家之强,除却强在自身底蕴,也强在门生无数,如此,即便世家遇到一时之困,亦可得多方相助而转危为安。
他们张家何时能像谢王崔这等世家,成为溱国一等一的人家?
张有财想入非非时,走在前面的谢容时突然顿步:“张大人,到了。”
“啊?”
二楼是小娘子们的闺房,门前各有花名,谢容时停步的这一间写着“牡丹”。
“张大人,请。”
“好。”
两人依次进门,门内置着一张硕大的丝绢屏风,上面绣着各色牡丹,其色之真,犹如真花斗妍。
不等张有财发出赞叹,几个似牡丹般国色天香的小娘子朝着他和谢容时浅浅屈身:“奴家给两位大人请安。”
谢容时略略颔首,信步闲庭地走到桌前坐下,张有财不愿落于人
下,于是高高地昂起了头,可这一昂,却叫他看着像是一只可笑的斗鸡。
于是乎,有一小娘子忍俊不禁,发出“噗呲”一声笑,笑声甜美,却藏着不容错认的讥讽,张有财听见,登时沉下脸。
“你在嘲笑本官?”
小娘子慌忙垂首:“奴家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