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和奶奶分家后,母女四人种田发家 > 第 151 章(第1页)

第 151 章(第1页)

也回来了,糯米还需要再浸一个时辰,卤ròu却是已经好了。

张氏闻着味说什么都要尝一尝,王秋月便让哑嫂子切了一些给大家吃,卤过之后的五花ròu一点也不油腻,还很软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吃过午饭后,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几个人一起包,没两下就包完了,有三十多个。

“夫人,上回的那个朱嬷嬷来了。”武四过来禀报。

刘氏和王秋月赶紧起身出来,就见朱嬷嬷又提着食盒来了。

“刘夫人,秋月小姐,今日过端午我包了好些粽子,送来给你们尝尝。”朱嬷嬷笑道。

“多谢朱大娘,我们也正在包粽子呢。”王秋月接过朱嬷嬷手中的食盒便拿出了里面的粽子,又去灶房拿了一些他们刚包的卤ròu粽装进去。

“朱大娘,这是卤ròu粽,保证你以前没有吃过,你拿回去尝尝。”

朱嬷嬷也没有客气,接过食盒闻了闻,便笑着说道:“这味道的确没有闻到过,好生奇怪的香味。”

“第一次闻这味道是有些怪,吃过就会觉得很香。”王秋月笑道。

朱嬷嬷点点头道:“闻了这么半天也没有觉得不好,肯定是好吃的。”

送走了朱嬷嬷,刘氏就开始蒸粽子了,朱嬷嬷送来的有红豆的,大枣的,芝麻的,还有ròu粽和鲜虾的。

味道也是极好,一家人吃得极饱。

王秋月这几天也逛了大半个京都了,对这里也有了大致的了解,便觉得明日就去牙行,看看有没有铺子租的。

第二日,王秋香和小叶子就要开始去红绣坊上工了,她们现在也是正经绣娘了,绣出来的绣件是直接在红绣坊卖的,学了这么些年,总算可以开始挣银子。

让刀疤刘去寻了几个牙行看了几间铺子,王秋月都不是很满意。

“刘叔,你再多跑几家,问问那苏子河两岸有没有铺子?”看龙舟那日王秋月就发现那里尽是茶楼和画舫,没有一间酒楼或馆子。

“好。”刀疤刘满口就答应了。

落日之后,刀疤刘就带来了好消息,说有一家画舫做到月底就不做了,倒是可以去看看。

王秋月也偷偷去瞧了,和广聚轩是没有可比性的,但是也有三层楼,面积也不小。

租子高的不是一星半点,但是为了赚钱,便还是订了下来,等到月底人家画舫搬走了,就可以开始着手置办了。

这火锅店开门之前,淀粉和粉条必须先做起来,所以思索再三王秋月还是买了四个人,由哑嫂子带着慢慢先做着。

天气慢慢热了起来,这煮火锅的特制桌子和锅,也都快打制好了。

六月初一,这铺子就正式租了下来。

刀疤刘就彻底没空陪张氏去戏楼了,一直和王秋月在铺子监督着铺子的改造,这火锅店和画舫可不一样。

画舫讲求一眼望全,火锅还是要有些隔断,二楼和三楼自然都要做成包间,一楼也可以放下四十张桌子,每张桌子之间都要用矮柜隔开。

这矮柜的作用也不小,火锅食材桌子上放不下,还可以放在矮柜上,过路的地方还要置办一些屏风,这个就由王秋香和小叶子来了。

王秋月画了一些有趣的图样,便交给她们两个人绣制。

那边武四带着张氏去顺天府办文书的事也差不多了,只等着铺子装置好,让人看一看就可以发下文书了。

因为是完全改制,王秋月也不想将就,便慢了些,中元节的时候才差不多铺子的整体格局就出来了。

八十多张桌子也都打制好了,锅炉也早就是做好的,这么一看,突然就有些现代火锅店的意思了。

让王秋月内心波澜起伏,许久没有想起前世的事情了,这突然之间王秋月便有些感叹。

正好今日也是中元节,从晌午过后,便有许多人来苏子河放河灯。

刘氏也就带着大家也去放了些河灯,这夏日的苏子河岸,白天没什么人,只有游船经过,可一到午后,人便多了起来,这中元节,人就更多了。

夜幕之时,许多卖花灯的也出来了,一个个造型奇特的花灯挂满了整个苏子河岸,灯火将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昼,花灯点缀,车马如流,男男女女缓步其中,舞龙舞狮,奏乐评书,各种街头杂耍看得人眼花缭乱。

还有那风流才子竞相猜着灯谜,只为博得美人一笑。

“三妹,前面有花灯树,我们也去看看吧。”王秋香指着人流涌动的方向。

“去吧,去吧,你们年轻人都去玩玩,我老婆子就不去了,走这么半天累死了。”张氏锤着腿,这人太多,这么一段路就走了一柱香的时间,张氏是真累了。

刘氏便和刀疤刘陪她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