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承心一横,直接跪在了碎瓷片上,瓷片直刺骨缝儿,疼得宋承额头立即见了汗,却只能咬紧牙关忍着。
齐皇见了,心头闪过一抹不忍。
齐皇还是太子的时候,宋承就在太子秘阁工作,齐皇做皇帝后,宋承就到了翰林院,一路提拔到了翰林院副院使,现在翰林院院使空缺,如无意外,应该很快能接任院使了。
宋承文采算不上一流,但好在为人谨慎,这么多年,算不上肱骨之臣,但从齐皇微末就一路追随,也没犯什么大错。
没想到这么谨小慎微的人,儿子能捅出这么大的窟窿来。
齐皇皱着眉头道:“宋承,你真是养了一个文采出众的好儿子啊!”
宋承吓得“扑通”一声跪了地,以为齐皇知道了宋远道不会写文章的真相,立马叩头道:“微臣知罪,以后定会对远道严加督促,日夜研修文章,争取早日笔翰如流、妙笔生花。”
齐皇冷笑道:“笔翰如流、妙笔生花?宋承,你儿子现在写的文章,可不止笔翰如流、妙笔生花,还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呢!”
宋承狐疑道:“现在写的文章?怎么可能?”
齐皇把手里的一张宣纸扔了下来。
宋承哆哆嗦嗦的爬过去,展开宣纸,一篇诔碑文呈现在眼前。
宋承越看汗水流的越多,直觉宋家大祸临头了。
文章写得很好,如果给别人做诔碑,绝对是一篇绝世好祭文。
但如果放在太子身上,那就大错特错了。
其中一句“来世不为朽壤,愿化为金石”,看在万岁爷眼里,这就是影射了太子私采金矿案;
一句“魑魅未扫,愿付之一炬”,就是影射了太子火烧京城,颠覆朝纲;
一句“盛世弃我,交付刍狗”,就是影射齐皇放弃了太子爷,选择了宣郡王齐瞻为皇位继承人。
宋承心知肚明,宋远道绝对写不出这么好的文章,显然是被人算计了。
可是,自己如果说出宋远道的文章是买来的,不仅对宋家的处境没有任何改变,很可能又多了一项欺君之罪。
宋承只能打碎银牙往肚里咽,磕头如捣蒜道:“孽子无德,越过微臣偷报诔碑,污了陛下的眼,微臣万死不辞,容臣回去处置了孽子,再回来向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