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春妮被自家人算计心有不甘,实习结束回到学校后,就把那张《松溪草屋图》给张老师看。有家制扇厂正找她要设计图,她转手给了人家,拿到了一千块的设计费,高高兴兴地给春妮包了五百块的红包。
……
毕业季来临,各高校都人心慌慌。那个年代,虽说考上大学就进了保险箱,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无论好赖都会有容身之处,但坑和坑的区别还是蛮大的。
社会就像个手持螺丝刀的技术工,人是螺丝钉,把你拧在哪里,你就只能在那里发光发热。因此毕业分配的好坏,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和前途命运,力争分到一个好单位,是每个学生和其所在的整个家族的希望。
离开青花一直是林竹玉的心愿,自己没能完成只好寄托于孩子;而葛国贞也想让春妮到省里的大印刷厂上班,将来对家里的生
意好有所帮助。
葛春妮自己更不想回青花,至于去哪个单位无所谓,只要不让她“哪来的哪去”就行。
计划经济时代,每个人都离不开单位。一旦进入一个单位,基本就定终生了。当时好单位的标准,不看收入多少,不问工种差异,只看“全民”还是“集体。“全民”要比“集体”好,大厂要比小单位强。
省新华三厂是响当当的全民大厂,也是葛国贞想让葛春妮进入的目标大厂。
这么多年了,葛春妮的想法难得有一次和父母完全吻合。
为了这一目标,葛国贞多次找设计师张老师,将不少设计业务都交给她,托她向厂长引荐自己。
青花是四大怀药的故乡,为了春妮,葛国贞用整整一尾箱的青花特产敲开了厂长家的门。
厂长和他们客气了一番后,笑吟吟地收下了。
“张老师给我看了姑娘的简历,不错嘛,读高中就拿过大奖,我们需要这种人才。”
葛国贞像拿到了加官进爵的圣旨,对厂长千恩万谢后走了,打电话喊春妮出来吃饭,告诉了她这个好消息。
603宿舍的女生们虽说出身有高有低,家庭有城有村,但都挺包容的,大学两年里相处的一直挺不错。
毕业在即,有意愿留在省里的,开始分头出击,晚上回来后各自汇报战果。
这两年里,葛国贞来省城办事时偶尔会到学校看望春妮,春妮每次都叮嘱爸爸不要让那辆夏利出现
在同学们面前。
葛国贞明白女儿的心思,也赞同她这样做,每次都很自觉地将车子停的远远的。
这次春妮的工作有着落了,爷俩都很开心,吃过饭送她回去时,没注意司机竟将车子开到了宿舍楼下。
葛春妮下车,冲车里的父亲挥挥手,蹦蹦跳跳地上楼了。
老二崔新玲正好在窗前探身向下望,想看下男朋友走远了没有。毕业在即,两人不是同一个地方的,家里又没啥背景,不可能分配到一块,分手就成了大概率事件,便想抓住一切机会在一起。
今天电影院上演《大红灯笼高高挂》,他们去看电影了。
两人的手从电影院依依不舍地牵到宿舍楼下,放开后,她就箭一般朝楼上飞奔,进屋后冲到窗前,想再多看他一眼。
让崔新玲没想到的是,她不光看到了男朋友转身的背影,还看到葛春妮从一辆红色夏利车里出来了。
葛春妮给大家的印象是——家境不好也不特别坏,稍微有点小拮据,为改善经济状况经常出去勤工俭学……可她怎么会从一辆轿车里下来?
“哇,大家快来看,小六交了个富豪男朋友——”她大惊小怪地叫喊。
这一嗓子,不光是603,连602和604的女生们也一并聚到了窗前。
小轿车可是奢侈品,在一些地方值两套房子呢。于是葛春妮便被大家赋予了各种旖旎或腹黑的想象。
她刚进屋,就被几个姐妹围住了。
“小六可以啊,藏得够深的,说吧,男朋友是台商还是港商?”老大周玉姣家在省城,想象力比其他人高了一个级别。
“什么男朋友?”春妮莫明惊诧。
“别装了小六,我们都看到你坐轿车回来的,还骗姐妹们,不够意思啊。”老三郑美丽掐着她的脖子要她坦白从宽,否则对待她的就是抗拒从严。
“就是,这么大的事藏着掖着,有伤姐妹感情啊。”崔新玲微有些酸地说。
“我,你,你们,哈哈哈哈……”葛春妮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半天才刹住,“车上的人是我爸好不好,那是我们家的车……”
她说出这个后就下意识地捂住了嘴。当初父母送她来报到时,她向大家解释车是父亲好朋友的,听说她考上大学了,热情地要司机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