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配合着右手迅速切丝的动作。
菜刀锋利,手起刀落,软嫩易散的豆腐就在她手里演绎出神奇。姜半夏不知道自己用了多久时间,她只知道直起腰时,背脊都有点酸了。
“切好了。”
姜半夏站直后伸了个懒腰,这才发现在厨房的大伯和丁叔都出来了,陈经理跟蔡晓芳两口子也都在。就连蔡婶子的爸妈都在一边看稀奇,连连称赞她手法漂亮。
姜半夏用菜刀把看似一团的豆腐丝放入清水中,用手指轻轻一搅,白色丝绒般的细丝顿时如云雾状散开漂浮在碗中。
“断的很少,不错。”老丁平时话很少,最不擅长夸奖别人,能主动开口已经是他的极限。
姜建刚就不一样了,先是爆发出一道能把人震聋的笑声,大嗓门儿才吼了起来:“我侄女这就是青出于蓝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这些老家伙都要被拍死在沙滩上了!”
他虽是自我调侃,但语气中的骄傲没人听不出来,红光满面笑容得意,比他自己切出来还开心。
姜半夏这么不内向的人,听到周围一顿大夸特夸,也终于体会到了刚刚于红燕的心情。当众被一群长辈夸张赞扬,果然有点容易脸红啊。
“都是大伯跟丁叔平时教得好,店里又肯给我食材练手,我自己的努力离不开长辈们的帮忙。”
姜半夏赶紧谦虚了几句,也不敢再开玩笑提什么奖励,跟着同样害羞的于红燕一起去厨房帮忙去了。
一群厨师聚集在蔡家,晚饭自然是丰盛得堪比过大年,甚至大部分人家过年都不见得有这么多硬菜。
海带清炖蹄膀、芽菜芋头蒸扣ròu、粉蒸土豆肥肠、红烧牛ròu,四个大菜分别出自姜建刚、老丁、姜半夏和于红燕之手,从味道到摆盘都各有千秋。
姜建刚做菜讲究大气豪爽,海带清炖的蹄膀就是连着肘子的大猪蹄,皮子用火烧过一回、又裹上一层白糖汁下油锅炸过,红红亮亮的颜色跟清汤和海带形成对比。
老丁擅长家常菜,芽菜芋头蒸扣ròu摆盘中规中矩,味道自不必说,家常归家常,还是能吃出跟自家不一样的风味。芋头和扣ròu分别沾染了彼此的香味,再有芽菜解腻增香,一口下去满嘴流油。
姜半夏粉蒸的土豆肥肠,是她在乐平饭店“创新”的招牌菜,平时上座率就高,原本不爱吃下水的本地人,早就被这道软糯浓香的菜征服。她在扣碗上摆了切碎的香菜和小葱,又用的是蔡家最好看的盘,品相就比两个大汉做的更好看。
于红燕亲手烧制的红烧牛ròu,用的香料十足够味,还巧妙地加入了够辣的红辣椒,起锅的时候捞起来丢掉,乍看上去是普通红烧ròu,吃到嘴里才能感觉到不同寻常。带着五香味的辣爽咸鲜,再次让人赞不绝口。
除了四大荤菜,几个素菜也各有各的好,大家一边品尝一边喝酒聊天,谁都不主动提起分离,宾客尽欢之后散了宴,大家都处于微醺状态,这才在院子里畅想未来、分享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姜半夏听着笑着,心里充满对未来的期待,她相信假以时日,他们的新饭店一定会迎来火爆热潮!
第195章开业大吉双喜临门
第二天,姜半夏揣着心事忙碌了一整天,刚下班就头一个跑出了饭店,直奔姜茯苓独自居住的老房子。
大门没有上锁,她敲了敲,听见里面传来洗衣服的声音,叫了一声:“姜茯苓,是我,能进去吗?”
洗衣服的水声停了下来,过了好片刻,姜茯苓才应了声。“进来吧,没上锁。”
姜半夏走进去一看,以前号称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姜茯苓,正蹲在湿淋淋的青石地板上,手搓着一大堆衣裳。另一边还堆着不少,全都是一样的款式。
“你这是把哪个厂子的洗衣工作接到了?”姜半夏认出这是厂里的制服,有点惊讶地看了看姜茯苓。以前那个不可一世的嚣张跋扈小丫头不见了,现在的姜茯苓,看上去像个朴实勤快的劳动人民。
姜茯苓点了点头,没太多说。“邻居帮了忙,接下了一小部分活,勉强过日子吧。你怎么来了,有什么事吗?”
“嗯,想问问你报警过后的情况,吴家人有消息了吗?”姜半夏没有多问,搬了个小板凳坐在旁边,顺手拎起一件衣裳拧干。
姜茯苓看到她的动作,错愕了一秒,很快就收回视线。“你不用帮我,这么点小事,我又不会撒谎。”
姜半夏有点不好意思,她确实是出于劳动换情报的心态才上手,姜茯苓这么一说,她只好笑了笑丢下衣服,不再继续。“这事对我很重要,所以才直接登门问你来了。”
“吴家对你有什么重要的。”姜茯苓嘟囔了一句才道,“公安说他们开了介绍信,拿着通行证去了隔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