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半夏拽了拽兰姐的袖子,跟她一起离开了人群。
走了不一会儿,兰姐看四下无人,这才压低声音说道:“半夏妹子,我怎么觉得秦方明是冲着害你去的?你看啊,他不上工藏在树丛里,怀里还揣着一包古怪药粉,这不是有歪心思是什么?”
“谁知道呢,反正我没事就好。”姜半夏倒不怕秦方明的计划曝光会对她产生什么影响,她现在是村民眼中的香饽饽,是全村的骄傲,被人暗中算计只会引起大家愤怒。
只要她不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村民们这份好感就能一直延续下去。
兰姐点了点头,语气颇为气愤。“这种败类居然也读过书,真是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亏我以前还觉得他挺不错,装得真像那么回事!哼,幸好啊,知青犯错误,上面可不会轻饶!”
比起村民,组织上对知青的生活作风和品行问题要求更苛刻,公社一直没有批准苏梦莹的离村申请,是因为村里只有侧面证据,没有实际证据,而且没闹出大事来,犯不上损失劳动力。
而知青插队本来就是为了磨练心志、为了建设祖国作准备,要是品德不断、作风有问题,那还怎么当祖国的栋梁?
就算没有出事,有那包偷来的药粉做证物,秦方明这回也指定够喝一壶的了。
“要是能让他离队就好了,调到鸟不拉屎的偏远山村去,吃不饱睡不好,我看他还有闲心害人!”兰姐撇撇嘴,又摇了摇头。“不过我看不太可能,多半是记个大过,给个处分也好,这事会在档案里记一辈子呢,他以后回城里也没好日子过!”
档案会影响工作,不管家里有什么关系,记过这么丢人的大过,后半辈子是别想往上走了。
姜半夏还算满意,尽管有一丝遗憾不能赶走秦方明,但只要知道秦方明过得不好她就放心了。
第181章一言不合就开课
姜半夏回到家没多久,沈雁西就带着满身大汗来到了姜家。
她正坐在屋里预习今天要上课的内容,门外就传来奶奶热情的招呼声。全姜家上下,就属她奶奶对沈雁西最热情友好,一点儿都不带掩饰的喜欢。
“小沈来啦,快坐着歇会儿,我去给你倒杯温水喝。干了一天活累不累?饿不饿?奶奶给你找点吃的啊?”
“不用了奶奶,我自己来!”
沈雁西哪里敢劳烦老人为他做事,他恨不得姜家满地都是活,他才好自我表现一下呢。他不想被姜家人认为是娇气的城里人,插队学来的农活和家务,不在姜家发挥还能在哪儿发挥?
沈雁西硬是坚持要自己来,朱琴音就没有再客气,她看着小沈的背影,越看越觉得心里欢喜。
他们家半夏看上的人,真是一点儿错处都没有。长得好,人聪明,还肯干活,哪怕有时候说话有点噎人,那也算不上啥缺点,只能说明这孩子心眼踏实,不弄虚作假。
朱琴音就不喜欢那些说话花里胡哨的男娃,村里有些小子去镇上、县城玩了几回,学的那些花花肠子,让人看了就不喜欢。
小沈就不一样了。明明是在花花世界长大的人,还能保持一颗纯真诚挚的心,这么好的男娃娃打着灯笼都难找呢。
朱琴音一开始不太乐意孙女处对象,但那仅仅是因为心窝窝里最疼的人被抢走了,心里有些发酸。一想小沈这人的优点,那点子舍不得的情绪都压下去了。
反正长辈这辈子图的不就是晚辈能好吗?孩子高兴比啥都强。
“奶奶,沈雁西呢?”姜半夏一出来就见奶奶站在院子里傻乐,四下一看,没见到沈雁西的身影,第一反应就是他有事走了,心里不免生出一丝失落。
“后院去了,刚喝完一杯水就说要帮你爷爷翻药,跑得可真快,这孩子就是积极!”朱琴音乐呵呵地摸了摸孙女的头发,给她把耳鬓的碎发挽到了耳后。“去吧,找他学习去。”
“嗯!”姜半夏顿时开心起来,笑盈盈地朝着后院走,刚走了没几步就想起今早收到的那封信,脸颊一红,有点踌躇。
信上的内容实在太甜太ròu麻了,偏偏她每一句都记得清清楚楚,明明只草草看了两遍,就比平时背书还厉害,连标点符号都能默写出来。记得越清楚,她就越不好意思看到沈雁西。
要是他问起来,该说读了信幸福得快昏头呢,还是假装大大方方不多提呢?
正纠结时,沈雁西忽然从后院里走出来,两人在门口迎面对上,望着对方的眼睛里是同样的惊喜。
“半夏,你回来啦。”
“我早就回来啦,是你后到!”
姜半夏见他比自己还紧张,居然忘了她先回来一步,心里的纠结和紧张就消失了大半。反正她跟沈雁西都没谈过恋爱,谁还能嫌弃谁啊!
“走吧,进屋上课去。”
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