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你肯定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刚才我这一时着忙想要求你帮衬,竟然忘了这个事儿,你跟我说说需要我干什么?”
“山货的事儿还挺稳定,那
些饭店摊子都夸咱们的山货靠谱,入冬钱你起码还能再敢上三两个月。”
胡德满饶有兴趣的朝着江凡问了几句后,猛的一拍脑袋:“难不成你这就要把厂子给开起来?”
“你那些零食熟食什么的,可不比山货是无本买卖,做这种事儿你得先考虑好!”
换做是一般人,肯定不能在这种事儿上玩什么苦口婆心这一套不懂。
但胡德满眼下已经把江凡当成了半个自己人,说起话来也就显得有些口无遮拦。
江凡不以为忤,笑着点了点头:“这是自然。”
“我也没想着要现在就把场子开起来,我想的是要先把作坊给摆上,顺手再搞个手续,证照一全,后面扩大规模也容易。”
胡德满恍然大悟,点了点头之后道:“我说你小子怎么突然又过来找我了,原来是打了这么个主意!”
江凡看胡德满已经猜到了他的意思,伸出手就热络的揽住了胡德满的胳膊。
“胡哥,还是那句话,你帮我的忙,我不可能让你吃亏!”
眼下北方的经济体系还是以国营计划为主导,短期内根本没办法灵活起来
所以个人申请工商执照,食品加工许可什么的,还是个难题。
这种情况下,最靠谱的模式其实是红头挂靠模式。
也就是个人挂靠集体,用集体的名义去申请执照和许可,到时候在名义上这个作坊或者是场子,就是集体所有。
譬如将他的作坊挂靠到张家屯村委那
,显然要好操作得很。
北方甚至于南边眼下大部分的企业,都是用了这种模式,以防政策有变。
但这个计划还有一个极大的安全隐患。
那就是一旦个人挂靠到了集体,等同于是将自己所有的资产全都放在了集体手中,能不能保住全靠集体方的良知。
有很多企业家拼命干几年,攒下了几十万上百万的资产,本来正要腾飞的时候,转头就被集体方抄了后路,干上几道背刺的事情,并不少见。
原本江凡第一时间考虑这个办法,是因为张大炮仗在任,就算不是一言堂,在张家屯也是说一不二。
只要爷爷在任,他盯顶着的红头章就不会出什么问题。
但眼下爷爷已经下了台,村子里面做主的是那个一脑袋土坷垃的刘会计。
他不太相信对方的脾性。
算来算去,眼下他认识的人里面,能有能力从特殊渠道搞到营业执照和食品生产许可的,恐怕就只有一个胡德满了。
眼看着胡德满猜到了自己的想法,他立刻就开始计划起该怎么给这家伙画上几轮大饼,确定这货跟上自己的脚步。
但紧接着胡德满的反应,却是超出了江凡的预料。
胡德满朝着江凡一摆手,连连摇头。
“我说兄弟这次你可真是想多了。”
“我这个店之所以能拿到执照,那是因为这店他压根就不是我的!”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