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长安城里坊街市,应和着城内一百多所寺庙的钟声,钟鼓齐鸣,百姓穿梭,城门打开,整个长安城醒了。
成欢穿戴整齐看向西北方向。
那是城外祭坛的方向。
今日,一切将尘埃落定。
郑氏早就准备好了。
她穿着天青色的诰命服,盛装打扮,神情恭肃。
“母亲,”临出门时,成欢跛着脚靠近郑氏,忍不住道,“留着她吧。”
郑氏停脚看过来,眉梢清冷,淡淡道:“你不舍得?”
当然不舍得,毕竟那么美。
他们虽然名为夫妻,却从未同床共枕。自从知道李棠识破了他的身份,成欢就再不敢独自进宫,更不敢对她动粗。
可他想要,日夜都想要。
但他不能那么说,在母亲面前,是不能赞美别的女人的。
成欢脸上几分厌色,嗤声道:“只不过觉得便宜她了。”
“不便宜,”郑氏笑了,“灰飞烟灭粉身碎骨,怎么能叫便宜呢。”
她说完抬脚,成欢扶着她爬上马车。
街市上已经热闹起来,朱雀大道正在戒严,那是因为今日皇帝将率宗族亲眷,文臣武将出城。
祭坛上日晷高举的铜针在石制圆盘上投下斜斜的影子,辰时正,皇帝到了。
大驾卤簿步甲开道,白鹭、鸾旗、辟恶、皮轩等九车随行,手持横刀、弓箭的护卫四方保护,这之后是足有七百余人的乐队。
幡幢旌旗飘扬间,百姓翘首以盼,远远见左右卫大将军护着玉辂之上的皇帝,隐隐露出面容。
或许是因为又开始服用丹药的缘故,皇帝陛下今日脸颊微红气息稍短,举手投足间少了王者风范,多了风流自在。
他今日很满意。
满意于百姓在道旁山呼万岁,满意于百官宗族顺从乖巧,满意于要不了多久,他将会重新握住这大夏江山。
那之后……
皇帝想到此时觉得心跳加快,他也喘息得更多了。
终于,手持大戟、刀盾、弓箭及弩,尾随豹尾车,作为后卫的羽林卫也全部到了。
祭奠开始。
祭台上早摆好了三牲五谷等祭品。
大大的“祭”字旗下,礼部侍郎先在高台上念诵皇帝追封诏书,被追封的官员家眷跪地领赏谢恩。这之后皇帝亲登祭台,插上第一柱香。
乞皇天后土神灵先祖护佑大夏。
谢文臣武将宗族百姓赤胆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