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别出心裁的在展位做了小型的服装秀。也不能叫服装秀,毕竟9个平方米的展位走不了秀。
但是所有工作人员全部穿着金缕衣高端线的服饰,在展位外一字排开时,或站或坐,摆着最优雅的姿势,还是很吸睛的。
展会20天,李思恬就跟了20天。分别留下了30多家外商50万美元的订单,也成功邀请到了几家订单量大的外商去工厂考察参观。
这次可真是运气爆棚了!
这里面不知道有多少家同行在同场竞技,自己每一次的营销手法都会被对手模仿甚至超越。
只有产品的创新能力是没法超越的,虽然自己也吃了先知的福利。规避了很多雷点和不合时宜的设计。
流行趋势有时代特征和地域文化特征,符合当下审美又有独特的引领时尚的能力才是自家的制胜法宝。
照搬前世所知的也只是在模仿,模仿的是前世流行过的款式而不是自己想要的创新引领。
前世所知服装潮流界有个说法,内地学港台,港台学欧美。
嚼别人嚼过的剩饭,李思恬没兴趣。
一味模仿他们只能做跟随者,模仿抄袭可能会成功一时,却不能成功一世!
中华大酒店餐厅里,李思恬邀请了红姐和几个老朋友一起吃饭。为每人都送上了自家产的丹参、天麻、枸杞、菊花、还有一些珍惜菌菇等山野干货做礼物。
礼轻人意重嘛。
赵志荣和范程程走进餐厅就看见了李思恬,“李厂长,咱们又遇见了。不知可不可以和李厂长共进晚餐,您这几位朋友不介意吧”?
李思恬也不知道这赵志荣什么意思,拿起几包自家公司的药材和山货。
“我们是老朋友聚会,已经吃完饭了。这些药材煲汤不错,偶然遇上我这也没有准备手信给两位,只好就把这送朋友的小玩意送两位当做手信了”。
红姐一看对面这男人出身不凡,不知道是不是甜甜的生意伙伴。和他们这些江湖草莽坐一起聊不到一块去,也不耽误别人谈生意了。
“甜甜,我们已经吃好这就走了。明早我来接你去清平市场。”
赵志荣重新让服务员上了餐点,坐在李思恬对面侃侃而谈。
“李厂长似乎对赵某有点误解,要是之前有什么行为让李厂长感到不适还请谅解。我去内地市场是为了拓展家族生意的,与李厂长并不冲突,也无意为敌。”
范程程低头专心吃饭,不敢抬头。要是让赵生知道自己当初处心积虑去他们考察团当向导,是为了打着港商的旗号回厂去想压下李思恬,估计自己没好果子吃。
赵志荣继续说下去,专注的看着李思恬:“甚至我们合作机会还很大不是吗,向阳纺织面料和你们金缕衣也是合作关系。你做中药材批发,我们家族也有做医药生意。至于其他的,不自谦的说赵氏涉猎颇广”。
“既然遇上了,李厂长有什么好的生意不妨聊聊,说不定我们多几门生意可以合作。”
有钱不赚是王八蛋。
既然有人送上门,李思恬当然不会放过。自己对这人所有的恶感都是来自范程程,她只要不碍眼找事,就当她是空气。
两人越聊越深入,李思恬借着聊天从别人身上学习这些时代精英的思维和商业模式,打开自己的视野盲点和格局的小家子气。
没办法,前世就是个为生计发愁的普通大学生,这一世也就是有预知大事的这点先知罢了。
第115章合则来
和这些从小精英式培养长大的人精子比眼界、手段和谋略、甚至智商都让人一阵闷气,实在差距太远了。
赵志荣也惊叹于李思恬小小年纪,对未来行业发展的见解之精准独到,越来越好奇她是怎么做到的。
“目前国内改革开放政策激发了市场很大的活力,供需关系不再是计划经济决定,而是走统购统销和市场经济向双轨制。某些行业已经放开完全由市场决定,那么这些完全交给市场的行业就是已经摆在眼前的商机。简单点说取消的某些票证就代表了这个行业完全可以进入……”
李思恬慢慢和赵志荣描绘着自己想到的商机,思路一点点打开。把自己的生意和对方可能合作的契机联系起来。
“去年取消了布票,所以赵氏进入纺织行业是早有筹谋,看准时机才下手的吧?”
赵志荣笑了笑,果然敏锐。“是啊,生意人总是会考虑多一点。确实是去年看到这样的机会才正式进入纺织品的。”
“赵氏手上能人真不少,涉猎行业之广让人羡慕啊。”李思恬看着赵志荣由衷的赞叹。
“山羊绒纺织品,不知道赵氏有没有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久的将来国内腰包鼓起来的人越来越多,对羊绒服饰需求也不会少。我们服装公司对于高端线也在计划布局,要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