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滢和蒲老的脚同时转移了方向,不约而同朝急诊科走去。
“怎么回事?什么情况?”立刻就有急救医生跑上来,接过移动病床。
一个中年妇女惊恐地喊:“是,是我老公,他好像快不行了!求你们救救他吧!”
急救医生马上查看他的瞳孔和颈动脉,对一旁的护士道:“把主任叫过来,这名患者必须立即抢救,快!”
他们很快把患者推进抢救室,急诊科主任带着副主任一起走了进去。
患者家属心惊胆战魂站在门外,接受护士的询问。
蒲老看了半晌,叹了口气。
“走吧,看来这里不需要我们。”
鹿滢难受地看见了眼抢救室的大门,与蒲老一起去食堂用饭,回来后稍事休息,就又投入到工作当中。
他们现在严格遵守一天两次查房的规定,对于情况特殊的病人,还会抽空去多看几次,以免病情发生变化无法及时察觉。
还有每天例行的针灸,也会消耗鹿滢大量体力。
但经过她针灸的患者,病情好转速度确实要快上许多。对此,蒲老认为是她精妙针法的功效,让中医科的医生都跟她学习,但因为需要照顾的病人实在太多,他们每次只能看上两眼就被护士叫走了,想要学会还真不容易。
因为一位肺炎患者依然高烧不退,鹿滢和蒲老去重新给她看诊,开完药方,窗外的天色逐渐暗淡。
“又是一天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啊。”蒲老重重地
发出感慨,他心里还惦记着刚才那个送来抢救的病人。
两人走到办公室,刚好听见丁主任在回电话。
“胡闹,那个患者危在旦夕,再不插管上呼吸机就来不及了!你们还犹豫什么?!各自做好防护,赶紧插管!”
电话那头的医生应一声,丁主任便挂断电话准备下去。
蒲老却喊住了他:“丁主任,您刚才说的是中午被送来抢救的那个病人吗?”
丁主任面露惊讶:“您怎么知道?”
“那时候恰好在急诊科门前看到,人还没抢救过来?”
丁主任的神色有些凝重:“是啊,好好的一个人愣是被拖成了危重,您说可气不可气!他都在家发烧一个多星期了,家里人却不肯送他来医院,消息瞒的死紧,连隔壁邻居不知道。”
“知道他老婆怎么说么?说现在医院里全是非典病人,连医生和护士都被感染了,要是真把人送来,只怕当天人就没了!您说这像话吗?外头的流言都传成什么样了。”
丁主任低声骂了一句脏话,“本来是轻症,却硬生生拖到了重症,现在想要救下来,只怕是难啊!”
说完,急忙朝电梯冲了过去,“不跟您多说了,我得过去看看!”
丁主任顿时跑的没影了。
蒲老拧起眉头,心里涌起不好的预感。
鹿滢也有些放心不下,“要不咱们也过去看看吧,万一能帮上忙呢?”
蒲老见她也想去,立即点了下头,“好,我们也去!
”
他们赶到急诊科,抢救室大门紧闭,只有患者家属和一个护士在门外等候。
“发烧了,39。2°,您恐怕也已经被感染了,但是现在没有正规床位了,我给你安排加床吧。”护士无奈地翻开记录本,语气略带着一丝埋怨:“非典虽然厉害,但你们也不能讳疾忌医呀!觉得是普通发烧,就不肯来医院做检查,怕自己被感染上非典,结果呢,早就感染上了,这不是自己作死么……”
最后半句话,她是压低了嗓音用气音说的,但患者老婆还是听见了。
她一时间捶胸顿足,后悔不已。
“呜呜呜,怪我,都怪我……要不是我拦着他,不让他来医院,说不定他就不会……现在可怎么办呐?”
护士也没有办法,最近她看到太多这样的场景了,同情都同情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