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惹,这么一追究,就连今上的皇位也来的不正了。
太上皇一个人舌战群儒,无人能敌。他时不时还能给诸葛盈一个眼神,示意她安心。诸葛盈心里一阵感动。
二皇子彻底颓了,再没有争的可能了。二皇子派原地散伙,自然也没有人出来说话。
渐渐的、不少人发现,那些重臣们,就没有一个反对的,甚至朱不悔、周霜,还出来表示赞同,夸赞定蓟公主入朝以来的功劳。
啊这?
这也就罢了,就连许多老臣也出言支持定蓟公主,有的就算是不支持,可也起码不反对。
诸葛盈心里清楚,他们都是看了宣明皇帝的情面。
这些人,大多数是宣明皇帝的老师或追随他的臣子。宣明皇帝的德性能力自不用多说,他这辈子都是太子,始终没有活着坐上皇位,这些臣子没有一个不替他委屈抱憾的。
已经过了十八年,他们依然深深地怀念宣明皇帝。
在他们看来,虽然定蓟公主出生时,宣明就不在了,肯定没有多少感情。可不管她心里是否真的对大伯好,只要她有这么个名分在,她就必须永远对宣明毕恭毕敬的。宣明也就有后了,这一脉不会断绝,就永远有香火供奉。
诶嘿,真不错!还是太上皇想着我们这些老臣的心情。
而且定蓟公主是宣明皇帝好友陆晚亭所生,大概也受了母亲影响,对宣明皇帝肯定很敬重的。
再说了,太上皇有句话说的没错,她的确是同龄人中无人能出其右。颇有当年宣明太子之风。
宣明太子还是根正苗红,自小众星捧月呢,公主完全是半路出家,都能有如今的成就,这当然算得上天资非凡了!
与其看陛下的两个儿子上位,还不如看宣明的女儿上位呢!
就要宣明!就要宣明!
皇帝的一些心腹、还有一些没有历经两朝的新臣子这才发现,什么假太子党、二皇子党、平郡王造反派,什么定蓟公主党,这些都比不过“宣明太子党”!
宣明太子党,那就是不管宣明死了多久,都有人记着他,为他的女儿摇旗呐喊那种!
太上皇后面压根都不用自己说话了,但凡有个反对的,自有老臣和重臣替他说话。
诸葛盈看着这一幕,也是深有感触。她这都是托了宣明皇帝的福。他们这些老臣,能给她一个新瓜蛋子什么脸面?完全就是看在她父皇的脸面上。
她更觉得愧疚了。她的生父害死了她父皇。可她父皇,如今还在给她庇护。
而且这些,都是祖父,给她谋来的。
但凡新臣说点什么,老臣就怼了上去,一副为了宣明皇帝的女儿冲锋陷阵的样子,看得人都害怕。
说好的女子不能登高位呢?
为了一个死去的宣明,你们疯了?
太上皇早就料到了这种情况。之前一个老臣说宣明太子当年如何如何优秀,他就反应过来了。是了,这帮子老臣,皇帝是看不顺眼的,毕竟都是他长兄当年用顺手的臣子。
可如今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他们的能量可不容小觑啊,尤其是有些是文学大家,随便写点诗就在士林里疯传。若是能将他们拉拢到定蓟的阵营里,就更好了。
所以,其实太上皇走一步算十步。他早在当时过继的时候,就想到了今日了。
皇帝的心腹们几乎要绝望了。这些反骨仔,平日里陛下好好的时候,你们倒是会藏。现在陛下一生病,太上皇主事,你们就都开始揭开起义了。
天哪,要是陛下病好了,一回来看,朝堂上的皇太女都立好了,还是宣明皇帝的女儿,他岂不是又要气到吐血?
他们这些新臣又有什么好果子吃?
怨只怨,当年陛下没看出这些人来!
可如今他们却不能说,为何陛下还在,不立他的孩子,反而要立已故宣明皇帝的孩子。之前孔漫已经“以身试-->>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